2019年11月14日至17日,由中国医院协会医学工程专业委员会、《中国医疗设备》杂志社联合主办,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医学院、清华大学数据科学研究院与北京市生理科学院危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协办的“2019中国医院协会医学工程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暨第四届PLAGH-MIT医疗大数据学术交流及Datathon活动”在京圆满召开,来自全球多个国家的500余人参加本次会议,会议同步直播观看人数达到5.8万余人次。会议邀请医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国际顶级专家现场授课和指导,旨在短时间内提升利用数据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助力数据驱动的临床科研。
大会现场图片
11月14日,会议组织了赛前培训——Workshop环节,分别就如何基于EHR开展精准医疗和临床科研;医疗设备物联网与多源异构数据采集技术; 医疗大数据云平台与人工智能技术;可穿戴设备与连续动态生理数据分析四个主题就医疗数据发展进行探讨。
Wordshop(一)如何基于EHR开展精准医疗和临床科研:演讲嘉宾作报告
Wordshop(二)医疗设备物联网与多源异构数据采集技术:演讲嘉宾作报告
Wordshop(三)医疗大数据云平台与人工智能技术:演讲嘉宾作报告
Wordshop(四)可穿戴设备与连续动态生理数据分析:演讲嘉宾作报告交流
全球顶尖数据专家学者畅谈大数据
11月15日,第四届PLAGH-MIT医疗大数据学术交流会议正式拉开序幕。中国医院协会医学工程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夏蕾致欢迎辞,对大数据时代医疗事业的发展寄予厚望,并对远道而来的专家学者、数据工程师、医学工程人员及热爱医疗大数据的同道表示衷心的祝福。
中国医院协会医学工程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夏蕾致辞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医学工程与科学研究所计算生理学实验室临床研究主任、哈佛医学院副教授Leo Anthony Celi和哈佛医学院BID医学中心动态医学指标研究中心主任Chung-Kang Peng介绍医学领域的前端研究和未来学科的发展趋势,强调AI大数据等为医疗行业深刻变革奠定技术基础,跨学科协同深入探索,了解不同学科本质内涵,打造相关学科的创新形态。
Leo Anthony Celi — “An Awakening in Medicine”
Chung-Kang Peng—“Fundamental Law of Health and Diseases”
哈佛大学工程和应用科学学院计算科学助理教授Finale Doshi-Velez和清华大学数据科学研究院执行副院长韩亦舜着重介绍数据方法与科研结合的创新突破。以个人亲身体会和高校学科建设实践为例,深入浅出地讲述学科联合和整合的新型机制以及具体成果落地后验证研究。
Finale doshi-velez—“Towards Validation of AIs for Health Applications”
韩亦舜—《数据人才培养与跨学科合作机制探索》
哈佛医学院的急救医学专家,哈佛大学终身教授,国际医学创新教授John Halamka、伦敦查令十字医院重症监护中心研究员 Matthieu Komorowski、新加坡国立大学医疗系统总首席技术官 Ngiam Kee Yuan、哈佛医学院影像学助理教授Da Zhang讲述大数据时代,医疗领域与AI数据技术真正结合的研究实践。不同国情下医疗体系机制也有所差异,细化的医学领域分支对于大数据的利用也不尽相同,四位专家结合本国实际,重点介绍自身领域的研究方法、运作方式、传播交流等不同范式。
John Halamka——“The Future of Digital Health”
Matthieu Komorowski——“From Bytes to Bedside: Using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o Change Clinical Care”
Ngiam Kee Yuan—“Deploying AI in Clinical Practice”
Da Zhang —“Application of Data Science in the Practice of Radiology”
迈瑞医疗、腾讯CSIG、通用电气医疗的专家先后进行演讲。他们讲述在国内大数据战略背景下,企业为适应医疗行业领域发展所做出的突破和贡献,三位专家介绍各自公司的优势产品,并鼓励行业其他企业一同探讨,搭建良好地开放共享、合作交流的数据技术平台,推动我国医疗数据行业再上台阶。
陶青林—《医疗设备物联网应用探索》
腾讯CSIG医疗专家—《腾讯医疗大数据及安全体系建设助力医疗行业智慧化》
曹书阁 —《血管机新技术发展及数据应用》
会议就“Are hospitals ready for AI? What does it mean to be ‘AI ready’ ?”展开一场高峰对话。对话由张政波主任主持,Leo、Matthieu、Finale、王谊冰、王朝曦教授担任嘉宾。张政波表示:“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改变人类社会的生态,使各行各业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医院方面,如何利用机器学习、AI技术提升临床诊断水平,如何将AI和人工配合使用发挥最优效能等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他们指出,AI并不能替代人工,只是作为临床诊断的辅助工具,临床工程师需要学习大数据知识,强化数据分析能力。“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只有掌握数据、临床技术的工程师“巧妇”和优质真实有效的数据“米”配合,才能做出美味佳肴,更好地为医疗健康事业服务。
大会还进行了《电子病历的二次分析利用》签售仪式。2016年,由麻省理工学院“Critical Data”团队编写的《电子病历的二次分析利用》正式面世,解放军总医院团队在国内翻译出版,希望Datathon活动以及这本书的翻译出版,能够将电子病历二次分析领域国外先进的理念、经验和模式引入国内,推动我国医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落地,加速跨学科人才的培养。
跨学科数据临床工程人才聚首Datathon
15日晚Datathon竞赛全面展开,共有25个跨学科团队近300人参加, 25位带队队长每人用120秒的时间针对自己团队的课题进行现场“路演”,通过紧张激烈的招募,一个个集合了临床医生、工程人员,大数据工程师的跨学科团队组建完成,为接下来两天的活动奠定了专业的基础。经过头脑风暴和激烈研讨,综合运用各自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圆满地完成了数据项目实践活动。两天的活动节奏紧凑、内容充实,大家全心投入,紧密互动,在学习交流和思维碰撞中收获满满。
Datathon路演环节
Datathon活动现场
经过两天紧张激烈的比赛,Datathon活动最终评选出一等奖一项,由北京理工大学辛怡教授团队获得;二等奖三项,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刘淼团队、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重症医学科苏龙翔团队、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重症医学科虎磐团队获得;三等奖五项,由安徽省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罗双琪团队、东部战区总医院普外科ICU高堃团队、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葛慧青团队、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吕嘉贤团队、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王静团队获得。
一等奖团队
二等奖团队
三等奖团队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陈静然团队获得最佳风采奖,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龚楷迪团队获得最佳创意奖,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谢剑锋团队获得最佳团队奖。
最佳团队奖、最佳风采奖、最佳创意奖团队
本次学术活动邀请临床专家、数据科学家、统计学家、工程师和计算生物学家等,通过使用来自“真实世界”的医疗数据,基于数据科学的方法,合作解决临床医生面临的众多问题和未满足的医疗需求,收到参会人士的高度认可和一致好评。近年来,健康医疗大数据相关产业已经被列入国家大数据战略布局,本届大会对于打造跨界“医-理-工”学术平台具有重要意义,是推动医疗大数据应用落地的一次大胆尝试,一场国际医疗大数据的学术盛宴!
封面文中图片来源/现场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