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广发教授接受丁香园通讯员专访
王广发教授接受丁香园通讯员专访
以下是访谈内容:
丁香园:请您谈谈本次大会关于睡眠呼吸暂停方面的报告总体情况?
王广发教授:应该来讲,睡眠呼吸暂停这个领域的研究很广泛,因为它是一个多发病、多脏器损害的疾病。今天的报告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第一是发生机制的研究,这个目前存在很大争议,并不是很清楚;第二个是导致的病理生理结果研究,一个是胸腔压力的改变,一个是间歇性的低氧,还有一个是间歇性的高CO2。
丁香园: 发生机制研究中的这个“很大的争议”,具体指的是什么?
王广发教授:比如说,怎么这个病人就会发生睡眠呼吸暂停,而另外一个病人不发生。过去我们理解比较简单,扁桃体大了,舌根肥厚了,就会发生睡眠呼吸暂停。但是,同样的解剖结构,为什么白天不发生,晚上就会发生。另外,为什么吃了一些药物或者饮酒之后就会加重。这其中必然涉及到一些中枢调控的机制,而这一点大家的认识不是很清楚。
丁香园:您能继续解释一下吗?
王广发教授:关于睡眠呼吸暂停,现在总体来讲,还缺乏治疗药物,主要原因在于机制研究不清楚。手术切除,把解剖上的问题解决了也不行,甚至说气管切开治疗后,阻塞性的睡眠呼吸暂停没有了,但是出现了中枢性的睡眠呼吸暂停,这就是说明其中还有一个睡眠呼吸暂停的中枢调控机制。如果是中枢调控出的问题,单纯靠手术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所以要探索今后的药物治疗方法,一定要从研究机制开始。
丁香园:我们在这一方面的研究进展在哪里?
王广发教授:这个研究很基础,难度也很大,但至少我国目前开始做了。
丁香园:国内和国外的研究差距在哪里?
王广发教授:我们选择的研究点不太一样, 比如说,国内在动物实验方面的一些研究刚刚起步,尽管也有存在疑问,但还是被认可的。而国外对于5-羟色胺的研究比较多,我们在这一方面和他们的结果有相似的地方。
丁香园:您刚才提到“难度很大”,主要指的是什么?
王广发教授:第一,在人体上直接探讨中枢的机制本身就困难,只能从动物实验入手,发现一些靶点来设计药物,使用药物来干预;第二,我们国内的整体研究基础薄弱,搞呼吸中枢调控的工作很少。我们医院有这方面的研究,基础的也有研究,但是真正的呼吸科医生来作这方面研究的很少。
丁香园:最后一个问题,我们注意到关于睡眠呼吸暂停的病人很多,但是医院开设的专科很少,这是否和该病涉及的多学科交叉有关,比如和神经、心血管的交叉?
王广发教授:应该来说,这主要和我们学科的发展有关。因为睡眠医学是近几年才崛起的新兴交叉学科,最初是由神经科的大夫来搞,后来发现睡眠呼吸暂停是一个主要因素以后,就主要由呼吸科的医生来做了,现在有向专业化发展的趋势,可能会成为一个独立学科。但是,总得来说,这还是一个交叉学科,和耳鼻喉科、神经科以及其他学科紧密联系。
另外,和我们目前的认识也有关。首先是在我们国家,对于睡眠医学的普及还不够;第二个,学科发展需要长远的发展,目前在大城市有发展,而在下面的地市就较少。
第三个,和我们的医保政策有关。比如多导睡眠图在北京这样发达的城市只能报40%,而心脏起搏器能报销,治疗睡眠呼吸暂停的CPAP却不能报销,这是个制约因素。
王广发教授简介:
男,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副教授。
教育经历:
1981年9月-1987年7月 北京医科大学医学系,获医学学士学位。
1995年12月-1996年6月 日本自治医科大学呼吸内科进修。
1998年9月-2001年6月 北京大学医学部攻读在职硕士研究生,获硕士学位。
2003年9月-2006年6月 北京大学医学部攻读在职博士研究生,获博士学位。
专业特长:
擅长于呼吸系统疾病诊治、机械通气技术、支气管镜诊断、气道良恶性狭窄的介入治疗(气管支气管支架植入、球囊扩张、气道内肿瘤电烧蚀、气道取异物、冷冻治疗等)、内科胸腔镜手术、等离子体射频消蚀鼻甲软腭悬雍垂扁桃体减容术治疗鼾症和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CPAP和BIPAP治疗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学术及社会兼职:
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专家咨询委员会成员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委员、睡眠呼吸病学组成员
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内科学会委员
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危重病学会委员
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呼吸病学会委员
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评审专家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编委
《国外医学呼吸分册》编委
《Chest中文版》编委
《中国医刊》特邀编委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编委
《中华中西医杂志》常务编委
《国外医学呼吸分册》编委
美国胸科医师学会资深会员
获奖情况:
1993年荣获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称号
1993年荣获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优秀医师奖
1995年10月获中国第5次全国呼吸系病会议优秀中青年论文奖。
2003年5月获北京市五四奖章
2004年获北京市精神文明先进个人
北京市统战系统防治非典型肺炎工作先进个人
抗击非典优秀民进会员
《SARS临床特征、治疗、转归和预防的研究》获北京科技进步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