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天坛医院急诊介入科主任、北京市脑血管病抢救治疗中心副主任姜卫剑教授接受丁香园访谈实录

作者:xiaoyan   2014-06-09
字体大小:

丁香园:神经介入在近几年的发展非常迅速,那它与已经比较成熟的心血管领域的介入治疗有什么区别,您是怎么看的呢?

姜卫剑教授:两者是不一样的,两者血管解剖不同,并发症的后果也不同。简单来说,假如在做介入时冠脉血管破裂了,病人一般不会有生命危险,因为可以通过心包穿刺抢救,或者可以将破裂的血管用球囊术堵住,不让它再出血。但是在做神经介入的时候,万一血管破裂了,根本来不及进行什么检查,即使是通过开窗术救了一条命,以后的生活质量也是很差的,有时甚至减不了颅内压,只能切除脑组织来救命,后果不难想象。

丁香园:这是由两者的解剖结构决定的吧?

姜卫剑教授:不错。心脏最重要的功能只有一个,就是泵血,其中的一根血管堵塞了,能够抢救回来就不会有太严重的后遗症;但是每根脑血管,无论大小,都支配一个区域,堵塞之后再恢复,其功能就要受到影响,所以神经介入更需要及时。

丁香园:那在你们科进行急诊介入治疗的患者和神经内科的患者在管理方案上统一吗?

姜卫剑教授:肯定是统一的,我们有一个团队在合作,作急诊介入的医生和神经内科的医生都管理病人,大家治疗的方案都是统一的,是我们自己制定的,都会严格执行。没有一套统一的治疗方案,是无法进行管理的。

丁香园:支架滥用的话题最近在心血管领域引起了很多的争论,那在神经介入治疗过程中有没有一个明确的规范来防止今后出现类似的问题呢?

姜教授:我们医院是有规范的,但这个规范推广至全国是很难的,因为大家的认识不一样。规范是一个空洞的名词,只有真正认可了,才会自觉地执行。所以,规范神经介入的准入和治疗,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姜卫剑,男,教授,主任医师,现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急诊介入科主任、北京市脑血管病抢救治疗中心副主任。任中华放射学分会青年委员、放射学分会神经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会放射学会委员、北京介入学组委员、北京脑血管病防治协会理事、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卒中培训中心介入培训部主任、中国卒中杂志副主编、介入放射学杂志编委、介入影像诊断与治疗杂志编委、中华放射学杂志审稿专家、国家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评审专家、美国卒中协会高级会员。


(图 姜卫剑教授)

  姜卫剑教授于1983年毕业于南通医学院医疗系本科,1985年考入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心内科硕士研究生,从那时开始主攻介入放射学,至今已进行心脑和外周血管病血管内治疗、肿瘤与非血管介入手术1万余例。2000年11月调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成功组建了国内第一个多学科团队科室—脑心血管病急诊介入科,担任科主任,开设了卒中-胸痛介入治疗绿色通道,主攻缺血性脑血管病支架成形术和心脑血管病联合介入。目前拥有脑血管病介入床位48张,是全国最大的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中心,是中国医师协会指定的中国卒中培训中心唯一的介入培训基地,每年为全国各地三级甲等医院陪训进修医师50余人。并先后为香港中文大学威尔士亲王医院和印度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培训进修医师各一名。每年各类导管手术一千多台,其中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特别是颅内动脉狭窄的支架成形术为世界最多,已完成颅内动脉狭窄手术400余例(院内360例,外院40例),并在国际上率先提出颅内动脉狭窄的部位、形态学和径路分型以指导制定个体化计划,已在影响因子5.233分的美国卒中(STROKE)杂志上发表,另外,在国内外杂志共发表论文100多篇,其中有关脑血管病血管内治疗的论文30余篇,著书《缺血性脑血管病血管内治疗》一部,在国内率先提出缺血性脑血管病血管内治疗质量控制。多次在国际大会上进行专题报告。针对国人颅内动脉狭窄多见的现实,他与微创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合作,设计和开发了国内第一个颅内动脉狭窄成形术专用支架,成为该产品的第一专利人。

编辑: 袁小燕    来源:丁香园

声明:

1.丁香会议频道仅负责发布会议信息,如需参会、获取邀请函或会议日程,请与主办单位联系

2.部分会议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您发现信息有误,请联系meeting@dxy.cn纠错

3.如您发现信息不全,可点击Google搜索更多

4.更多服务信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