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届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大会主席吕传真教授致辞:
首先,欢迎各位朋友来到上海,希望大家能在上海过得愉快!
下面,向各位汇报下我们神经学会的工作:
在学会成立以来,我们注意加强学术交流,至今已经召开了三此 全国年会,分别在北京、广州、上海,因此被中华医学会评为“活跃的分会”,以活跃度而言,被排名24,但是很遗憾,没有能被评为“精品分会”,因为精品分会需要持续3年达到1次/年精品会议,我们目前还不够。
学会自04年到现在做了5次主要的双边、多边国际会议,分别是:
1、2004年国际帕金森会议。
2、2004年中英交流会,在这次会议上有 1/4的英国临床医生(本专业)到会。
3、2006年亚太脑卒中会议在上海召开。
4、2006年中法交流会,在这次会议上中法各有300名医生参会。
5、2007年成都召开了国际神经病会议。
另外,经过我们的努力,我们已经与国际神经联盟取得共识,在我们的努力下,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中国大陆加参与了该联盟的各种活动。
在杂志方面,我们坚持以临床为主的办刊方向,不过最近发现了一些一稿多投现象,这不好,希望大家能注意不要一稿多投。
在继续教育方面,我们还不够规范。这里有个消息,我们最近完成两本书,《临床神经疾病治疗指南和 操作规范》、《脑血管病指南》这两本书都是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希望能为大家的 工作有所帮助,规范化,对病人,对医生都是好事。
老一届班子做了很多承上启下的工作,我们希望新的一届能在继续教育规范化和其他方面都做出更多成绩,提高工作质量。
最后,感谢大家来到上海,参加会议,希望大家在上海过得愉快!谢谢 !
(图 第十届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大会主席吕传真教授大会发言)
附:吕传真教授简介
复旦大学医学院神经病学研究所所长,复旦大学医学院神经病学教研室主任,博士研究生导师。其它职务:WHO神经科学研究与培训合作中心主任,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神经病学系主任, 国家医学神经生物学重点实验副主任, 复旦大学“重中之重”学科-临床神经病学科负责人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医学会神经内科分会主任委员。《中华神经科杂志》杂志主编。
主要业绩
吕传真教授1960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后一直从事神经病学的医疗、教学和研究工作。1986年、1990年两次赴瑞典Karolinska研究院时候临床神经免疫,1991至1992年赴美国芝加哥大学脑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 1995年起担任上海市医学领先学科--临床神经医学学科负责人,主攻脑血管病。临床专长:脑血管病的诊治与预防,神经肌病及各类神经免疫病。1995年,吕传真教授率先在国内开始糖尿病脑血管病的研究,并证实糖尿病是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相同的脑血管硬化,合并有糖尿病的病人比非糖尿病病人提前近10年。经验的积累,使得吕传真在糖尿病脑血管病方面更有发言权,他的很多文章,收录在国内外的一些权威杂志上。1995年,由吕传真教授带领的上海华山医院神经内科经过层层选拔,被推举为上海市医学临床重点学科。吕传真教授在参考了美国和加拿大的经验后,制订了第一个急性脑血管的规范治疗方案,并在华山医院首先试点。方案中明确了时间窗的用药规范,减少乱用药,加上护理工作的跟进,收到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降低了病死率,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死亡率由12.3%下降到7.8%,而出血性脑卒中的死亡率则由18%下降到13%。1998年,这项方案在上海市21家医院中推广,使得更多的病人受益。据资料统计,在开展规范治疗后,上海市脑血管病人的病死率与以前相比下降了25%,而病人的平均住院时间下降了31%。
著作、论文、奖项、荣誉称号
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吕传真教授开始进行血液流变学的研究,是国内最早进行血液流变学研究的医生之一,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并参与了《脑循环与临床》一书三个章节的编写。1980年前从事脑血管病的脑血流-血液流变学的研究,先后编写《脑循环与临床》及《平均动脉与血粘度的回归研究》等著作。1980年后着重研究神经免疫性疾病和神经肌病的研究,特别在重症肌无力的研究方面较为系统和深入,并两次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发表论文50多篇,其中国外发表12篇。指导博士研究生7名,硕士研究生4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