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向东教授:临床生物信息学在肿瘤标志物发展中的作用

作者:   2014-11-16
字体大小:

IMG_2567_副本.jpg
王向东教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实验中心主任

目前胸部肿瘤的诊治已全面步入规范化、个体化及微创化时代,胸腔镜技术也进入了发展的成熟期。本次西子论坛上,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特聘教授,中山医院实验中心主任王向东教授,就临床生物信息学在肿瘤标志物研发中的作用等问题,接受了丁香园通讯员的采访。

丁香园:王教授您好,非常感谢您接受我们丁香园的采访!我今天也是第一次听您的讲座——临床生物信息学,我对这个学科的理解是它是利用一些数学以及计算机的技术来研究基因表达等生物学问题,我认为这三门学科原本是各自独立的,它们是如何融合成为一门学科并且用以解决医学问题,您可以为我们简单介绍一下吗? 

王向东教授:你说的是对的,实际上临床生物信息学是比较新的领域,咱们国家也刚刚起步,是多学科的一个综合。其主要的内容比较突出在于数学、计算等方面,而这些方面如何运用于病人身上呢,因此我们把所有的这些技术、思路与临床相结合,这是这门学科的关键所在,所以它称为临床生物信息学。

这个是我们国家最近3-5年内刚刚开始的学科,复旦大学临床生物信息学研究中心也刚刚成立。这门学科能更加深层地挖掘临床,是临床医生需要学习的一门学科。 

丁香园:确实,咱们临床医生更多地是关注临床方面,而很少将临床问题数据化,去分析深层的涵义。但是目前肿瘤标志物研发过程进展非常缓慢,您认为咱们在发展肿瘤标志物检测方面存在哪些困难?是什么原因导致其缓慢发展? 

王向东教授:实际上肿瘤标记物之所以发展比较缓慢,是因为我们对其的研究比较单一化、孤立化。说是“个体”或者是“靶向”,但是靶向是“一群”而不是单个,如何把握这“一群”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临床生物信息学也是讲“靶向”,但是它比较立体,比如提供十个因子,它提供的并不是十个因子的水平高低,而是提供了这十个因子的立体结构,所以它的研究更深更高,而且它开发的准确率要比单一的多。以检测肺癌为例,单一的检出率在一百名中都是高的,但是特异性都不高,可能各因子水平都是高的,但是它们结构不一样、关系不一样、作用不一样。

所以大家对这个领域蛮期待的,而且咱们国家在这个研究项目上投入了很多资金,为什么咱们国家的靶向治疗研究不如国外的多,是因为我们的研究太过单一,而且他们都认为做一个研究一定要强调它的重要性,而忽略了周围的相互作用。实际上很多东西一定要考虑到相互之间的关系,以一个人为例子,一个人存在于社会并不是单独的一个人,而是有周围的社会关系。 

丁香园:一些文献上认为血清蛋白质组学在肿瘤学研究方面也有重要意义,您任务这种方法与临床生物信息学技术有何不同?

王向东教授:我的很多研究就是做各种各样的谱学,但是这种研究要花费大量的金钱,而且做了筛选却没有什么临床意义,临床癌症病人真正的表现、癌症的变化、治疗的效果必须要与研究的蛋白谱学结合起来,但是目前的研究多是相互独立的。

现在很多研究都是做完之后发一篇2-3分的小文章,80%都没有后续的研究。为什么会搁置研究呢?因为忽略了蛋白谱学与临床的相互关系,无法将其与病人的症状相结合。

举个例子,病人的癌症正在生长,它对药物是否敏感并不能与蛋白想联结,因为那些都是叙述性的、文字性的,和我们现在的生物信息学的数字性不同。就好比是中文和数学如何配合到一起?我们现在就有办法将中文数字化,我们所写的小说,你看到的并不是文字而是数字,就是说,在我们的病历中,所呈现的都是数字。

丁香园:但是临床的问题是非常复杂的,如果通过程序来编码会不会很复杂? 

王向东教授:这个的制作过程是复杂的,但是它的应用并不会复杂。以临床胸痛为例,当一按胸痛时,它在我的系统中就变为数字,而另一边这个数字就与某个基因某个蛋白相联系了,这样就为医生提供了一个立体的结果,这个疾病相关的基因和相关的蛋白是哪些,其中的机理是哪些,就一目了然了。这对于医生来说操作是很简单的,它的复杂之处在于计算机的内部运作。

丁香园:谢谢王教授。今天听您的讲座学到了很多,谢谢! 

编辑: 李娜    来源:丁香园

声明:

1.丁香会议频道仅负责发布会议信息,如需参会、获取邀请函或会议日程,请与主办单位联系

2.部分会议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您发现信息有误,请联系meeting@dxy.cn纠错

3.如您发现信息不全,可点击Google搜索更多

4.更多服务信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