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园 | 丁香通 | 人才 | 会议 | 药学 | 博客  
 点击次数:

丁香园通讯员采访徐铭军教授:欢迎各位同仁一起交流产科麻醉和分娩镇痛!

转载请注明来自丁香园
发布日期:2009-06-15 15:23 文章来源:丁香园
分享到: 收藏夹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开心网 豆瓣社区 人人网
关键词: 徐铭军 分娩镇痛 妇产麻醉   点击次数:

 
丁香园专访徐铭军教授

丁香园通讯员:第三届分娩镇痛会议即将结束,请问您对本次会议的总体评价如何? 

徐铭军教授:因为这次会议已经举办第三届了,从课程设置到讲者安排方面,我们都根据之前基层医院的实际情况,做了相应的调整,针对的都是基层医院在分娩镇痛开展过程中碰到的实际问题。然后,我们的讲座更加实用,不是偏理论和基础研究,而是针对一系列临床实践的具体内容来开展。

徐铭军教授:从报名的人数来看,不包括北京地区的参会人员,仅仅是外地过来参会的人数近100人,说明大家对于分娩镇痛还是有很多兴趣的。

丁香园通讯员:您对这个学习班的未来规划是什么样的?以后发展的方向是什么?

徐铭军教授:我想是会把这个项目做成更具临床实际意义,同时也不乏国际先进水平的交流。本来,在这次的学习班上,我们打算举办一个首都医科大学和美国西北大学联合学术研讨会,会有“全美国式”的分娩镇痛全程演示,包括了麻醉科医生、产科医生和助产士的协作。但是很遗憾,今年遇到了甲型H1N1流感的突发事件,这次研讨会被迫延期举行。

徐铭军教授:在这里,我还是特别感谢以胡灵群教授为首的在美华人麻醉医师在其中积极联络和组织。从去年初的酝酿到今年6月的预期举办,整整一年半的辛苦付出,很遗憾还是没能最终成行。但是,真的很感谢胡灵群教授、夏云教授和陶为科教授在其中所做的贡献。很希望以后能够继续开展合作。

丁香园通讯员:不过还是可以看到,虽然联合研讨会的内容被迫延迟,但是国内专家的讲座还是很受学员们的欢迎,我们经常看到很多时候由于提问学员太多导致几场报告都被迫延迟了。

徐铭军教授:的确是这样,虽然说美国专家没有到场切磋会有些“美中不足”的感觉,但是就国内讲者这部分的授课效果来看,我觉得还是很好地满足了学员们的学习要求,一方面是因为国内讲者本身的水准很高,都是来自协和医院、北大医院和首医附医系统等在全国在此方面颇有造诣的专家,另一方面可能也是因为国内授课部分更贴近学员工作中的实际情况,能够很好地帮助他们解决实际临床碰到的问题,所以总体效果还是很好的。

丁香园通讯员:在本次会议上看到很多基层医院其实也开展过分娩镇痛的业务,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始终没有形成规模化,已经开展起来的业务甚至出现反复,被迫中断,对于这些情况您认为有哪些原因?

徐铭军教授:从我的感悟来说,最主要的有这么几个原因,一个是分娩镇痛设计到多学科交叉的问题,科室利益得不到很好的协调,也不是麻醉科一个科室能够说做就能做起来的;第二个分娩镇痛涉及很多环节,本身产程就是一个变化无常、暗藏风险的过程,加上分娩镇痛相比于无痛人流、无痛胃肠镜来说技术要求要更高,在现在的医疗环境下有些医院和科室宁可保守一些,也不愿做一些新的尝试。

第三个,观念和理念上也存在一些问题。从我们了解到情况来看,现在很少有医院存在两个科室都很热衷的情况,都是“一头热、一头冷”。有的时候是产科想开展,但是麻醉科太忙了,安排不出人手来参与;有的时候麻醉科希望开展,但是产科在观念上不是特别接受,也有一部分的经济利益问题。

第四个,国家政策上目前还没有一些具体的措施来推动分娩镇痛的开展。

丁香园通讯员:那您能够预测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分娩镇痛在国内将会有怎样的进展?

徐铭军教授:大的方向上,产科和麻醉科都很看到分娩镇痛在未来的发展,但是真的要谈预测的话,一个我觉得很难预测,另外一个我觉得即使要预测的话,也不会很快。虽然我们在连续举办三届分娩镇痛学习班之后也看到了一些成效,但是在短期内我预计还是难以在整体上有突破。

丁香园通讯员:谢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祝妇产麻醉和分娩镇痛学习班能够越办越好!

徐铭军教授:谢谢丁香园所做的宣传和网络报道,同时也欢迎来自全国各地的同仁来我院进修、交流产科麻醉和分娩镇痛。

编辑: jurgen 作者:丁香园通讯员

以下网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