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直播室

心外科论坛:国际心力衰竭外科治疗论坛

   2013-06-05
字体大小:

心外科论坛访谈专家:刘中民    赵强    李莉



周健:这里是东方直播室。这个专题主要针对心脏外科方面,我们今天有幸请到上海非常著名的三位专家,他们是长海医院的李莉教授,同济医院的赵强院长和东方医院的刘中民院长,我们分三个方面。刚刚结束心外科论坛,请三位介绍一下本届论坛主要议题和内容,现请李莉教授简单介绍一下。

李莉:我们东方直播会因为有了外科专场,所以对与会的医生有很大的帮助。因为外科的进展这边两位是大专家,他们是这方面的领军人物,我是在心脏外科做内科工作,所以更多是在内科和外科之间做沟通工作,所以两边的情况略了解一点,真正不是代表了外科的主流。一会儿两位院长就他们在外科方面的领先工作可能会给大家做一个非常好的介绍。

从我这个角度来看,因为是一个内科医生在外科做,所以我们会里大多数都是内科医生,很多需要和外科交流的地方。20世纪最重要就是心衰、房颤,这两点最为重要,对于外科和内科治疗就是要杂交,内科做CRT、CRTD来纠正短期心衰,有30%不能顺利植入,或者植入以后起搏无效果,这里面如果有外科介入杂交,外科会选择非常好的起搏点,而且达到心脏最大同轴收缩,所以应该在这方面有更好的发展。国外这方面也做了一些工作,仅限于北欧一些国家在全球开展这些工作,我们中国应该有很大的领先余地,因为我们病人多,而且外科、内科医生手术经验都非常明确。还有一个是房颤,房颤现在也是讲究杂交,因为内克做射频的成功率相对来说比较低,五年的随访可能成功率就40%到50%,如果要是有外科通过胸腔镜和微创的方法能进行透壁性治疗,内科用三维去治疗,这样减轻难度和技术突破,这两方面一定是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

周健:赵院长对本次大会感兴趣的主题谈一两个。

赵强:我们这次外科论坛主题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心力衰竭外科治疗,二是微创技术的新应用,包括李主任提到的杂交技术,在房颤也好,在我们先天性心脏病都有应用。从外科治疗心力衰竭来说,这是我们心血管领域内外科都面临的难题和挑战,因为最终所有的心脏病都会发展成晚期心脏病和心力衰竭,也是导致所有心血管疾病死亡的第一个原因。现有一些先进的内科手段和外科手段,内科手段包括放支架、起搏器,包括现在开发的药物应用,外科一些手术,包括瓣膜修补等等,这些技术,包括内科和外科最终还是解决部分病人的心功能和寿命延长,所以我们这次讨论了很多有关辅助循环装置的议题,包括进口和国产的,在这方面国外也提供了很多很好的借鉴经验。作为短期恢复治疗,也有作为中期支持,然后使这些心衰病人过渡到心脏移植过渡。还有大批的病人需要长期的心室辅助治疗,作为这一生的综合治疗,在这方面我们会进行详细热烈的讨论,为我们全国的心血管病医生介绍国内外最先进的经验,力争辅助装置在心衰领域达成一些共识。

周健:感谢赵院长。请刘院长也给我们介绍一下,你们刚刚结束一个专题讲座,给我们简单介绍一下。

刘中民:第七届东方心脏病学会议有很重要的特点,原来的宗旨是普及、提高、创新,这一次又加上融合,这是心内外科的融合,发展心内科治疗和心外科治疗的方法,把提供给病人的技术融合起来,这是非常重要的平台。在创新和融合的过程中,实际我们很多要借用一些手段,借用一些国外新的设备和新器件,还有要提倡我们国内在心脏外科治疗的理念、技术和创新。实际在这个创新过程中也是风险比较大的,也是在国内来讲这条路更加艰苦,往往我们心脏外科医生有了好的想法,他找不到合适的厂家,找不到合适的支撑系统,所以自己在苦苦思索,往往创新点带来很多风险,比如一些新的疗法,一些新的设备国外已经很成熟,要用到国内来面临很大挑战,这方面都有很多的甜酸苦辣。也是基于把国外新的技术和设备引到国内外需要这样的风险,由于国家有很多政策滞后于临床,或者限制了新技术的国内使用,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不得不走国内自己进入研发和从头开始的过程。

我刚刚介绍了我们通过这十多年的努力,我们研发出不同型号以及形式的人工心脏过程,从开始非常简单到后来采取固定轴流式血泵,到现在我们有了自主知识产权自悬浮式的独立血泵的面世,已经超过国外某些产品,但是要用于临床,特别是临床试验,我们还要做很多的准备工作。因为这种手段,正如刚才赵院长所讲,我们现在主要是心血管病已经成为第一杀手了,中国人里面5个人就有一个有心血管病,不管是高血压还是冠心病,这么大量的心血管病人,病人的基数,最后很多病人要发展,他的发展趋势就是成为心衰。如果要治疗心力衰竭,过去要通过药物,包括李莉讲的使用促使心室起搏的手段,现在往往要依靠心脏移植,但也没有那么多供体,在国外25个人有一个人可以获得一个供体,但是在中国可能一万个人也没能得到供体,可能就死亡了。人工心脏就是让病人活着等到供体,还有就是心力严重衰竭,你不可能拿到合适的供体,所以就是一个救命的手段,病人过了急性期就可以恢复,可以活下来。还有一种既没有合适供体,就是永久替代心脏,全球每年有60万例病人要装这个,但是我们国家没有,因为我们研发也就是为了国内这方面的进展,能够为这方面的病人提供有效手段。通过今天这样的交流,我想也是更多的心脏内科和外科医生了解到更多的疗法,这也是达到了我们的目的。

赵强:从心力衰竭治疗上也是希望心脏内科、外科医生,包括麻醉、体外循环灌注等等结合,而且需要针对每个病人的个性化治疗,尤其是治疗的决策可能是需要团队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来进行判断,而且辅助装置在国外应用情况,可以说一年生存率已经提高到90%到94%,三年的生存率已经调到80%左右,这是应用最微型的噪音小、体积小、流量高、不易磨损的装置越来越多,国外最长微型辅助装置作为永久治疗已经超过八年,所以说我们国家在这方面应该会有更加多的应用前景。

周健:非常感谢,刚才两位已经引出我们下一个话题,其实我们心脏外科已经经历了好几代人的努力,现在国家现状和我们现在医生所面临的现状有很多值得我们骄傲的地方,但是也有很多是我们遇到的困难,我们是不是再谈一谈困难方面,就是现在心内科的发展和现在的社会情况有没有感触比较深的困难?

刘中民:这些困难是所有病人面临的问题,当然也是所有医生面临的问题,我们现在说使用技术,不管技术怎么先进,不管你的设施怎么先进,但是有一点不可否认那就是不是百分之百,所以这种情况下心脏外科所面临的高风险,他面临高的技术含量,实际对于病人来讲也面临高的期望值。因为你设备好,技术好,病人认为这是应该的,不管技术怎样发展,跟不上病人的需求,不可能把每个病人救活,所以每天都是在跟死神打交道。如果病人理解还好,如果病人不能理解,尤其当前社会医患矛盾比较紧张的情况下,我们就医环境不那么和谐的情况下,这种风险对于心脏外科的医生来讲都是存在的,所以这也是心脏外科医生的困惑。

第二,心脏外科技术都是有创性的,而且手术都是比较大的。现在心脏内科的发展非常迅速,有很多原来心脏外科做的手术用内科微创的手术已经可以解决的,比如冠心病过去通过手术来解决,现在通过导管介入,把绝大部分冠心病手术做掉了,当然也有部分不能做。还有瓣膜置换,过去也需要通过手术来解决,现在经主动脉介入手术也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但是有一个趋势,这种问题的解决最终是靠把这种心内科的技术有机结合起来,进行个性化的治疗,就是内外科结合的优势,最大程度减少病人承担的风险,所以内外科的技术都得益于此而发展,所以这就是今后发展的趋势。

赵强:补充一点,我们医学也好,心脏外科也好,面临的困难就是经济支持,相应的医保政策配套。因为新的技术可以给我们患者带来福音,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但是现在我们使用很多新的技术,新的装置,包括我们高科技的这种平台都是非常昂贵的。就拿经皮主动脉瓣膜植入手术,应用一些外科比较手术的病人,那80几岁,甚至90岁的病人,但是需要花费的医疗费用就需要25万到30万,对于大量晚期心力衰竭的患者,如果我们使用植入性辅助装置,那可能需要80万到100万,所以在国外可能这些基本是纳入医保,但是在我们国家目前的经济状况下面,基本医疗政策还不能够使得很多病人得到这方面的治疗,所以我们呼吁政府能够在经济宽裕的前提下给一些领域制定一些相应的政策和经济支持,使我们先走一些临床试验也好,或者是一些技术开发也好,促进这方面的发展,尤其是促进国产化,这是我们应该考虑的。

周健:非常感谢,我们看到有困难的一面,最后看看对于心脏外科在可以看得到的将来,有些什么发展趋势,或者有些什么热点,作为专家来说提出你们的一些看法。

李莉:因为在心脏外科里面和心脏外科医生一块面对病人,所以我觉得合作非常愉快,就是说和心脏外科医生在一起,可能在局部碰到非常困难的问题,但是融合在一起可以得到非常好的结果,所以一个复杂的病或者一个非常复杂的手术以及它最后要得到很好的效果,一定是越来越简单,而且越来越容易推广,价格也应该越来越便宜,这样才能持续发展,才可以繁荣。我觉得在心脏外科里面内科医生很有作用,对于重症心衰你搭桥,做了瓣膜之后,他的心功能可能很低,可能会面临猝死的风险。手术的时候我们考虑到这样的病人,术后及时按照指南标准给予CRT和ACT治疗,对于防止病人后期的心衰和猝死非常有帮助。如果完全靠心内科搞手术后CRT,机构都发生变化了,这个难度就很大,所以结合起来钱很少,手术的复杂性变得很小。再就是外科大量病人搭桥,现在条件都是很差的,几乎是外科把所有能放的都处理过了,然后心功能很差,这个时候才想到外科搭桥,这样的搭桥术后管理有着层层风险,所以他们的心功能也是比较差的。怎样防治病人猝死也是需要有很好的预防治疗。还有所有病人到晚期心衰都有房颤,这些对于术后的要求以及术后管理,内科医生真的是一筹莫展。外科手术的时候,如果进行处理,病人术后血栓形成的可能性也要少很多,所以结合的过程中可能你用很少的力气,很少的花费,但是对于病人远期结果带来很多好处,所以真的值得我们和外科医生好好合作来探讨。

周健:李教授非常能理解外科医生的工作。

李莉:而且在结合的过程中非常融洽,共同提供机会,延长病人的寿命。

刘中民:心脏外科从传统角度就是操作,过去讲开刀匠。开刀是一种艺术,艺术到最后是要追求创新,我们不能老是跟在外国人的后面。因为心里从心脏外科发生历史来看,还没有一个中国人的名字在上面,说某一个具体的手势到器械、设施是中国人发明的,所以中国心脏病学要建立他的学术地位必须要创新。创新包括很多内容,比如技术创新、设施研发创新,还有就是治疗理念创新,过去一些传统疗法可能对一些复杂的心脏病或者疑难心脏病不能起到很好的帮助,但是辅助设备上了以后可以抢救危重病人和疑难病人。随着现在细胞治疗发展,包括干细胞和组织细胞的发展,包括伴有冠脉疾病和其他一些心肌病的病人,我们在外科采用一些细胞治疗,就是把国际上前沿的一些技术要逐步应用到心脏外科,创新就结合的主要出路。

周健:创新不仅是医学方面,在中国整个科技都面临这个问题,创新率比国外相当低。我们再展望一下将来。

赵强:我们心脏外科医生不但注重我们外科技术,要关注我们病人的服务,其实更应该在这个基础上对于你的科研,不光是临床科研还是技术科研都要结合学科前沿和发展方向,给自己一种创新的驱动力,首先自己要有这种创新的驱动力。然后瞄准目标,深入研究,一定能够有所突破,有所创新。

周健:非常感谢三位,我们今天告一段落。我们也利用这次会议的机会,加强内外科的合作,希望以后各方面能够多做这方面的交流。非常感谢!

(全文结束)
 

编辑: belinda_1231    来源:丁香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