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A2015 李浩教授:3D 打印模型辅助治疗儿童颈椎畸形

作者:叮咚小雨   2016-08-04
字体大小:

在中华医学会第十七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届 COA 国际学术大会(COA2015)上,北京儿童医院的李浩教授报告了《3D 打印模型辅助后路内固定治疗儿童颈椎畸形》。其研究指出,个体化 3D 打印模型辅助后路螺钉内固定可提高置钉成功率,有效保护椎动脉及神经根,提高安全性,特别是对儿童颈椎畸形的治疗有很大帮助。

李浩教授的此项研究旨在研究个体化 3D 打印模型辅助后路内固定治疗儿童颈椎畸形的方法和效果。他们对北京儿童医院骨科 2012 年 9 月至 2014 年 5 月 CT 确诊并手术的 29 例颈椎畸形伴上颈椎不稳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其中 22 例采用 3D 打印技术建立颈椎个体化 3D 打印模型,在模型上进行模拟置钉及内固定手术,获得个体化置钉数据,再进一步术中辅助真实手术,采取一期后路矫形及内固定治疗。

22 例个体化 3D 打印模型辅助术中置钉进行内固定手术,全部置钉成功,无椎动脉及神经根损伤,无内固定松动及断裂。所有 22 例术后随访时间平均 13.5 个月。术后寰椎齿突间隙明显缩小,延髓颈髓角明显增大,延髓腹侧受压明显减轻或消失。本组无手术死亡病例,1 例二次植骨融合,1 例同期行胸锁乳突肌切断松解术,1 例行枕骨大孔减压术,1 例行寰椎后弓切除减压。

根据以上结果,李浩教授认为个体化 3D 打印模型辅助后路螺钉内固定可提高置钉成功率,有效保护椎动脉及神经根,提高安全性,特别是对儿童颈椎畸形的治疗有很大帮助。

更多精彩内容,请至 COA2015  专题查看。

编辑: 费杨虹虹    来源:丁香园

声明:

1.丁香会议频道仅负责发布会议信息,如需参会、获取邀请函或会议日程,请与主办单位联系

2.部分会议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您发现信息有误,请联系meeting@dxy.cn纠错

3.如您发现信息不全,可点击Google搜索更多

4.更多服务信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