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清华、浙大、协和,30 余所知名高校,50 多位人才工作专家,5 月 11 日,齐聚义乌共谋医学人才的培育和发展这是一次「名市名校」的联姻也为义乌引进高端人才搭建了平台。
大会概况
会议主题为「名市名校 引才育才 共谋发展」,由浙江大学医学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义乌市委人才办、义乌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义乌市卫生健康局共同主办。浙江大学副校长罗建红、金华市委常委、义乌市委书记林毅等浙江大学、义乌市政府相关领导出席会议,共谋医学人才的培育和发展。此外,还有周边各县市卫健局领导、各兄弟医院代表出席会议。会议由浙大四院副院长徐志豪主持。
浙江大学副校长罗建红致辞
「创新模式异地办院,人才是第一要务」
罗校长强调说,浙大四院是按照三甲标准建设的省级公立医院,是浙江大学践行国家新医改政策,响应省委省政府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号召,为义乌国际商贸城建设配套服务的、首家异地创办的附属医院,是体制机制的创新与突破。学校高度重视这一新的服务模式,为办好浙大四院,学校及在杭六家附属医院都倾尽全力援建,为浙大四院的学科发展、科室组建以及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和培养作出了许多无私帮助,并表示也将一如既往支持浙大四院发展。
金华市委常委、义乌市委书记林毅致辞
「全力支持浙大四院人才引进工作」
林书记说,「义乌+浙大」孕育而生的浙大四院是体制机制的创新与突破,是义乌市重要的民生工程,也承担着造福浙中西区域百姓的健康福祉的重任,是义乌成为国际化大都市的重要支撑之一。
林毅表示,随着「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不断落实,义乌这座城市越来越需要国际化高端人才,医院的快速发展和做大做强离不开大量优秀医学人才的集聚,并表态会全力支持浙大四院人才引进和发展工作,欢迎各大高校老师为义乌引荐输送各类高级人才和优秀毕业生,义乌市政府将会做好人才引进工作的「店小二」。
浙大四院党委书记、院长徐键作医院介绍
「从『走出去』到『请进来』,组建优秀人才队伍」
徐键介绍,2009 年开始,浙大四院人才招聘工作启动,每年走进北大、协和、复旦、上交、华西、湘雅、华中大等全国知名的高等医学院校以及省内外护理院校招聘,现已经组建了一支高水平、高标准的人才队伍,其中博士 53 名,硕士 321 名,硕士及以上学历占比 25.5%。医生群体中毕业于 985、211 高校的比例达 49.1%,硕士及以上比例近 80%,这些优秀人才技术团队是医院发展自信的根基。如今,医院开始尝试新的人才引进思路,从「走出去」到「请进来」,邀请各高校老师亲临义乌感受浙四文化,了解浙四「国际化、高水平、特色型」的办院理念,建立友谊,搭建桥梁。
这批来自各大高校的医学毕业生,在义乌如何扎根?如何成长?现状又如何呢?
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临床医学八年制博士毕业,浙大四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方嘉佳作为毕业生代表上台发言。
浙大四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方嘉佳
「荏苒七年,我与浙四共同成长」
方嘉佳用亲身经历,描述了七年时间和医院共同成长的历程。她从懵懂的毕业生、经历了医院筹备开工建设、全面的住院医规范化培训、参与了精英青年医生培训计划。她亲眼见证着,数年时间,上百位浙大医学院各附属医院的专家下沉义乌、扎根义乌,用自己的工作态度和精神激励着年轻医者的前行,帮助他们迅速成长。现在,方嘉佳已经承担起科室癫痫亚专科的发展重任,完成省自然基金项目,并在学校医院的大力支持下,申请下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嘉宾讨论环节
北京大学医学部学工部副部长郭琦、浙江大学医院管理办公室主任、党委组织部副部长、朱慧、四川大学研究生部部长王星月、义乌市副市长骆小俊、浙大四院党委书记、院长徐键围绕《「一带一路」倡仪背景下医学人才培养与就业》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并分享了近年来医学毕业生的职业选择方向、趋势和特点等热点话题。
随后,在《就业指导工作经验分享》环节,浙江大学医学院党委副书记陈周闻、北京协和医学院研究生院就业指导中心负责人李志会、华中科技大学医学学生工作处、就业指导中心主任李进、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部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兼吉林大学就业中心副主任吴剑锋先后分享了近年来医学就业生的职业选择方向、趋势和特点等热点话题。
义乌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朱德友作义乌市人才政策宣讲。
浙大四院党委书记、院长徐键表示,接下来,浙大四院将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在义乌市委市政府、浙江大学的大力支持下,共同搭建名市名校引才育才的平台,着力推进医院「两个三年规划」(2020-2025)和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尚贤爱才,让更多的名校优秀毕业生选择义乌,选择浙大四院,早日建成浙中西区域的龙头医院、品质医院、人文医院、放心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