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符合结果的资讯共有172

2017.03.21 ACC2017 | 孟晓萍教授:如何循序渐进地指导患者心脏康复?

到恢复期的康复;第二,心衰、稳定性心绞痛、高血压、高血脂的康复;第三,支架术后患者的康复。这三种康复有各自不同的评估,大部分患者住院做 1~2 周心脏康复,然后

2016.03.21 毕齐教授谈压力如何加速衰老和心脑血管病发生

关注更多的是高血压、高血脂、肥胖等危险因素,呼吸睡眠障碍、规律运动缺乏、家族史、焦虑抑郁等较少受到关注,更少受到关注的是婚姻状态、教育程度、收入情况等个人特点

2013.10.12 赵冬教授:中国心血管病流行病学与预防现状

门诊病人相关的流行病学风险评估方面的进展。以前我们多采用10年的风险预测。无论是高血压的治疗,高血脂的治疗,还是心血管疾病预防。针对一级预防,我们判断患者是否需要药物治疗,判定是否属于高危人群基本使用未来十年的发病风险。根据血压,血脂,是否患有糖尿病,是否吸烟,去判断患者未来10年的风险。如果风险高于20%,则一定属于高危人群

2014.10.18 张运教授:动脉粥样硬化的抗炎治疗是纸上谈兵吗?

了整个炎症通路,希望阻断白介素1,但是发现会导致血脂增高,所以阻断亚型-白介素1,阻断以后就会有明显的抑制炎症作用。所以这个临床实验做的过程中也利用了单克隆抗体

2019.12.10 IDF 2019 |孙子林教授:江苏省糖尿病分级管理模式

、血压、吸烟、胰岛素抵抗、血脂异常和肥胖等可干预危险因素。针对 2 型糖尿病(T2DM)的一级预防,《中国 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 年版)》推荐了详细的...指导委员会认为,应重视糖尿病综合治疗后的微血管剩留风险。糖尿病的微血管剩留风险可能与高血糖、高血压、血脂异常均可导致血管内皮功能紊乱和通透性增加有关。图片来自

2015.08.25 秦利教授教你处理预混人胰岛素血糖控制不佳患者

后高血糖;HbA1c 未达标,血压及血脂控制一般,且眼底已出现微血管病变,体重偏肥胖。患者属于临床上常见的餐前低血糖而餐后高血糖的情况,低血糖的发生可能...分泌,能更好控制餐后血糖及 HbA1c,因此给予胰岛素类似物以减少血糖波动;继续服用二甲双胍治疗可减少体重增加;另外,还可加用他汀类调脂药进一步控制血脂水平

2018.08.22 石汉平教授:营养不是口号,而是行动

管理、血脂管理等。第四,人工智能和营养基础数据论坛,目前我国的营养诊断数据来源于外国人,但中国人的体质、体能、体型与外国人有较大差异,急需建立中国人自己的数据库

2017.06.13 ADA 2017:新 ADA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指南,会改变你的实践吗?

、生活方式的干预主要包括饮食、运动、血压、血脂和血糖的控制。要点结论:1、糖尿病外周神经病变在存在糖耐受和糖代谢综合征的糖尿病患者中经常出现;2、DPN 的诊断相对简单

上一页 1 2 3 ... 10 11 12 ... 20 21 22 下一页 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