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扶阳论坛暨扶阳学派理论与临床应用培训班综述

2011-09-15 00:00 来源:丁香园

 

关键词:扶阳论坛;扶阳学派;会议;综述
 
1、沸腾的论坛会场
 
深秋的北京,寒气袭人。夜里十点,路上的行人已经稀少,但北京银都大酒店二楼的会议室里,依旧是灯火通明,热闹非凡!整个会议室座无虚席,连主席台的两侧、中间的走道、会议室的后面都涌满了人。他们认真地聆听,仔细地领会,会场里时不时爆发出掌声和笑声。台上一位长者,正引经据典,侃侃而谈。他那风趣的语言,极具磁性的声音,吸引着下面数百名听众!
 
是评书艺术家单天芳来了吗?他在这里开馆说书了?不是的!台上的这位长者,是我国中药界的元老金世元先生。他讲的不是白眉大侠,也不是隋唐演义,而是中药乌头、附子和天雄!老先生正在为今晚的《附子研究》讨论会作精彩点评!
 
这是《第二届扶阳论坛暨扶阳学派理论与临床应用培训班》的一个画面。实际上,论坛从10月25日到29日,每天的上午、下午和晚上,满满当当地安排了十场学术讲座,自始至终都座无虚席。原定150人的培训班,竟有300多人到会!中华中医药学会的主办者虽然三易会场,最终仍没能满足所有人员的要求。从开坛的第一天,会场的走道里就加满了座位,没有地方坐的,就站在主席台的两侧和会场的后面听。会场里前前后后有10余台摄像机,数十台录音笔,在记录着老师们的精彩演讲。学员们一边听、一边思考、一边记录,生怕漏掉那怕是一点点的内容。“少听一个字,都可能是我的损失!”一位来自杭州的50多岁的女同志这样讲。另一位孙女士笑着说,她把整个笔记本都密密匝匝地记满了,右手还累出个血管瘤来。来自澳门科技大学的莫教授说:“朋友推荐,说这次论坛,不参加就会后悔一辈子。我本不以为然,听之后才感到此话绝非虚言!这种令人耳目一新、真材实料的讲座,如今已经太难以听到了!”
 
前来聆听论坛讲座的300余名学员中,有中医院校的教授学者,有各大医院的知名专家,有个体诊所的民间医生,有养生堂倌的养生咨询师;还有新闻记者、企业老总、经济师和工程师。一位抱着孩子前来求医的女士,也被精彩的讲座吸引,求医后没有回家,而是一场不拉地听完了整个论坛的内容。最感人的,是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脉管科的奚九一教授,他是我国中西医结合血管病研究的元老,如今已经86岁高龄,他亲自带着团队来参加学习。先生的资历和名望,可能超过台上讲课的每一位老师,但他仍然像小学生一样,谦恭地坐在台下,认真地听,不停地记,似乎忘记了年龄,忘记了疲惫。一天10小时的学习,先生一次都没缺席。论坛的主持人被深深地感动了,当他情不自禁地向与会人员介绍这位特殊的听众时,全场立刻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全体人员不约而同地站立起来,向这位前辈致敬!
 
那么,究竟是何路高人,能将中医的论坛演绎得如此引人入胜?论坛到底讲了些什么内容,能使不同职业、不同层面的学员,都听得如痴如醉!?
 
2、论坛的内容及主讲人
 
第二届扶阳论坛分为主题讲座、相关讲座和讨论会三部分。
 
主题讲座:围绕扶阳理论及其临床应用,设置了8场大型学术讲座,分别由卢崇汉、李可、李里、吴荣祖、庄严、刘力红、邢斌、张存悌等主讲。
 
卢崇汉,扶阳学派第四代传人,出身中医世家,深得扶阳三昧,临床善用姜桂附,屡起沉疴大疾,人称“卢火神”。他主讲的题目是《钦安卢氏医学的扶阳理论及其临床应用》。卢先生在详述钦安卢氏医学传承脉络的基础上,阐述了这样几个问题:第一,阳气在人体中的重要作用;第二,目前影响人体阳气的各种因素;第三,扶阳理论指导下的治疗方法;第四, 从姜桂附的临床应用进一步看扶阳理论。
 
李可,山西灵石人。先生临难习医,深究中医本源。临证倡导扶阳,善于用大剂量的附子救治急危重症,被誉为“当代中医的脊梁”。由于身体的原因,李可先生未能亲自到场,但对这次论坛非常重视,他围绕《中医大证的临床治疗思路》这一主题,写了详尽的讲稿,由其弟子孔乐凯教授在大会宣读并答疑。讲稿毫无保留地介绍了先生近年来运用中医治疗危重大症的临床经验,包括2 型糖尿病、高脂血症、痛风、高血压、肿瘤和各种免疫系统疾病。其论述立足温阳而师法仲景,为中医治疗危重大症树立了典范。
 
李里,是一位年仅32岁年轻学者,自幼倾心于国学,熟谙《四书》、《五经》,博览群经,兼习佛学,于国学研究颇具造诣。他演讲的主题是《扶阳与中医文化》。先生出口成章,滔滔不绝地讲了四个小时,竟不用一字底稿。回味起来,整个报告起承转合,前后呼应,妙趣横生。他从文化的角度,论述了重阳思想的形成、确立、流变过程,以及重阳思想的现实意义。报告虽未直接涉及临床,却能够帮助临床医生解放思想,确立扶阳理念。
 
吴荣祖,是扶阳研究大家、云南四大名医、素有“吴附子”之称的吴佩衡先生的长孙,云南中医学院知名教授。因家学渊源,对钦安扶阳思想体会深切,临床善于附子,疗效卓著。他以《观其脉证辨识阳虚》为主题,作了6个小时的学术报告。报告阐述了阳虚证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隐潜性阳虚及其应对,以及阳虚与寒象的互应问题。他还把临床辨识阳虚容易被忽视的地方作了详尽说明,例举为十二个方面,以期大家能够掌握阳虚证的脉证特点和辨证技巧,报告中不乏新颖别致的创见。
 
刘力红,广西中医学院教授,广西名中医。曾先后就读于广西、成都、南京三所中医院校,师从多位名师,遍求中医真谛。2003年出版《思考中医》,引发了业内外对中医的广泛关注和重新思考。他力倡中医必须重视经典的研习,必须正本归源!一时间,海内外呼应者众多。借《思考中医》的机缘,他得以拜卢崇汉先生和李可先生为师,从此开始对火神派理论和临床的系统学习和研究。他力引名师出山,对扶阳理念的传播和扶阳学派的兴起起到了重要作用。在这次论坛中,刘力红教授用真挚的语言,将其《跟师学习钦安卢氏医学的感悟》娓娓道来。报告所谈到的道归次第、用阳化阴、收功之法等,是深层次继承扶阳学说的关键所在。
 
张存悌,1982年毕业于辽宁中医药大学,曾任该校第三附属医院内科主任。多年来,张教授以治病治学为乐趣,上下求索岐黄之术,取得了相当不错的临床疗效。但在得遇“火神”之技之后,感觉眼界大开,遂转变医疗风格,临床广用附子,疗效卓然!体悟到,扶阳理论确是中医登堂入室的捷径。张教授所著的《中医火神派探讨》、《中医火神派医案全解》,是目前系统研究“火神派”和扶阳理论的专著。这次论坛,他演讲的题目是《扶阳学派的理论要点和临床体会》,报告凝聚了他多年来研究和实践扶阳理论的精华,对后学大有裨益。
 
庄严,是一位年轻的副主任中医师,曾师从于南京中医药大学黄煌教授。他在继承导师经方研究经验的基础上,有创见地提出了姜附体质、参芪体质、当归体质和白术体质。近年来,较为系统地研究了郑钦安医书,以及吴佩衡、范中林等火神派医家的医案,临床多用姜附,并出版《姜附剂临证经验谈》一书。在这次论坛上,庄严演讲的主题是《各种常见“热象”的辨识》。他使用姜附,剂量不大,但重视体质的辨识和机体阳气蓄积程度的判断,这一学术观点颇有特色。
 
邢斌,也是一位年轻的学者。他是上海同济大学中医药研究所颜德馨教授的学生,临床喜用温阳法治疗内科杂病。他所主编的《危症难病倚附子》,是系统研究附子应用的专著。本次论坛,邢斌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介绍了书中的主要观点。
 
相关讲座:针对与扶阳相关的伤寒六经和经方问题,设置了2场小型的专家讲座,由田合禄教授和冯世纶教授主讲。
 
田合禄教授易经研究的大师,他主讲的专题是《中医太极三部六经体系》。多年来,田教授运用《内经》的运气学说、脏气法时理论,以及《周易》的相关理论研究《伤寒论》,以五运六气解读伤寒,创建了中医太极三部六经体系。这一体系将外感、内伤融为一体,具有很强的整体性、系统性,切合临床应用。本讲座是其研究成果的精华。
 
冯世纶教授是中日友好医院的主任医师,师从于伤寒大家胡希恕先生,颇得其真传。本次论坛,冯教授作了《认识经方》的学术报告。它通过详尽的考证,结合自己的临床体验,反驳了《伤寒论》起源于《黄帝内经》的传统观点。他认为,《伤寒论》的渊源及其理论体系的形成,是与《神农本草经》一脉相承的;《伤寒论》的祖祢是神农,从学术发展史上来说是早于岐黄的;《伤寒论》所代表的经方学派,是不同于《黄帝内经》另一个学术流派。认识到这一点,对于正确解读《伤寒论》,正确研究和使用经方,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讨论会:第二届扶阳论坛还在夜间安排了两次讨论会,主题分别是《附子研究》和《民间疗法演示》。
 
《附子研究》重点讨论了作为扶阳主将的附子,包括附子的原植物、产地、品种、质量规范、炮制和炮制中值得注意的问题,以及附子、乌头与天雄的关系。为临床安全使用附子提供了参考。
 
《民间疗法演示》中,严浩翔教授的《移毒疗法》引起了许多学员的兴趣,有人表示要拜严教授为师,将这一神奇的中医疗法发扬光大。

编辑: xiaoyan

分页: [ 1 ]   [ 2 ]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