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靶向和微创联合治疗策略与分子预后预测分析”主题会报道

作者:   2011-09-16
字体大小:
  • 会议时间: 2011-09-15至 2011-09-15
  • 会议地点: 广州市
  • 电话:
  • 传真:
  • 联系人:
  • Email:
  • 联系地址:
  • 会议网址:
  2011年9月15日,“肺癌靶向和微创联合治疗策略与分子预后预测分析”主题研讨会在广州举行。本次研讨会由广东省医师协会胸外科医师分会主办,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广州呼吸病研究所、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和Journal of Thoraicic Disease杂志共同主办。台湾大学医学院杨泮池院长和美国UCSF胸部肿瘤中心的Michael Mann教授分别就“台湾地区的分子靶向治疗”、“肺癌的抗血管生成治疗”以及“非小细胞肺癌早期基因标识”进行了现场报告,来自广州及周边县市近百名医生参与了本场研讨会。
 
  会议执行主席、广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院长何建行教授介绍说,“微创外科”和“靶向治疗”近年来得到快速发展和普及,外科手术创口越来越小,内科由单纯的开药转到现在的靶向治疗,但从根本上来说,都是要为病人提供更好的策略方案。现在这两个方面的研究越来越接近,也必将整合各自的优势发挥更大的治疗作用。
 
  来自台湾的杨泮池院长介绍台湾地区的肺癌治疗经验时表示,东西方人群在肺癌发病的分子靶向机制上存在明显不同,给肺癌的个性化治疗带来了诸多机遇和挑战。杨教授不仅对于EGFR TKIs靶向治疗方案的优缺点进行了总结,还对EGFR突变基因中的一些情况进行了具体分析,并给出自己的临床建议。同时,也对台湾地区的肺癌治疗经验进行了简单介绍。
 
  来自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转化研究实验室主任的michael J Mann教授在谈及“非小细胞肺癌早期基因标识”的时候认为目前在病理上对于肺癌进行分期的结果导致很多病人并没有真正的在“肺癌早期”被识别,因此造成了手术后的预后不良。而真正能够提高预后的关键还是在于对于肺癌分子表型进行确认,真正实现个性化治疗。对于肺癌的分子表型确认,他还比较了基因芯片和qPCR技术各自的优缺点,并结合自己的研究进展给在场听众提供了自己的心得。
 
  两场精彩报告结束之后,与会人员还讨论了“贝伐单抗联合吉西他滨/铂类方案在IIIA N2期肺非鳞癌新辅助治疗中德研究:多中心对照II期临床研究”的相关讨论。
 

何建行院长现场致辞
 

杨泮池院士现场报告
 

michael教授现场报告
 

会议现场情况
 

现场听众与讲者互动

编辑:   

声明:

1.丁香会议频道仅负责发布会议信息,如需参会、获取邀请函或会议日程,请与主办单位联系

2.部分会议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您发现信息有误,请联系meeting@dxy.cn纠错

3.如您发现信息不全,可点击Google搜索更多

4.更多服务信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