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 汶川地震华西医院伤员救治体会
宋跃明 裴福兴 宁宁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骨科
华西医院在地震后收治伤员2608 人,救治重伤员1082 人,仅死亡11 人。医院救治经验主要有4 方面:
1、科学检诊、专科治疗。建立危重病人转诊机制、轻伤、急救、感染、特异感染检诊和专科检诊,住院分流机制;按照伤情属性、轻重缓急和集中收治原则收治病人。
2、全院动员,重点集结。在急诊科由多科专家组成多科联合救治医疗组轮值救治伤员;实验医学科在急诊科现场开展细菌涂片检查;调整骨干力量向急诊、骨科、ICU、手术室集结支援;有计划请来国内外相应专业的专家增援。
3、调配资源,保证供应。地震后,每天预留500 张床位接收伤员,同时将5 个病房交骨科管理,后勤部门征集应急物资和急救药品保证供应。
4、学科交叉,保证抢救成功,提高医疗质量。骨科、肾内科、ICU、心理卫生中心、康复理疗科共同协作,开展工作。
经医院检诊后,骨科再进行科内检诊,进一步治疗。骨科共治疗伤员1410 例,完成住院手术912 台次,抢救危重伤员261 例。其中骨折伤员1317 例,多发骨折伤员291 例,136例伴有肋骨骨折。骨折部位以下肢骨折为主,占50.1%,下肢又以小腿骨折为主(24.0%),脊柱骨折277 例。开放性骨折伤员376 例,其部位也以下肢小腿骨折为主。其中外院简单处理后转入开放伤口伤员185 例。直接送至我院的191 例开放骨折伤员以GustiloⅡ度(49.2%)和Ⅲ度(43.5%)伤员为主,Ⅰ度只占7.3%。有261 人伴有合并症,主要包括:休克16 例次,肾功能衰竭76 例次,截瘫45 例次,神经损伤78 例次,皮肤软组织缺损59 例次,应激性溃疡1 例次,血管损伤10 例次。收治气性坏疽伤员25 例。66 例挤压综合征伤员有49 例接受持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出现创面知名动脉出血9 次,进行高位主干血管栓塞治疗共20 支。共有85 例伤员截肢。
汶川地震骨科伤员主要特点归纳为:老年伤员多、并存疾病多、开放性和粉碎性骨折多且伤口污染重、挤压综合征伤员创面处理难度大、截瘫伤员少截肢多。骨科主要面临4大问题:1、如何保证工作有序开展?2、如何使伤员能在最快时间内接受最佳治疗?3、如何保证物资、供应充分?4、怎样在我院管理规范下有序开展救治工作?为此,骨科进行以下工作:
1、治疗分出抢救、治疗线,病区按伤情分为病情稳定病人病区、危重病人病区、开放性骨折伤口感染病区和院内感染、特异感染隔离病区;
2、调整医生跟着病人走内涵,实行住院医生固定制,医疗护理组长根据病区变化变动,负责人碰头会对瞬息的变化,进行快而准确地处理;
3、坚持“三基”,有所创新,提高危重伤员救治疗效,在治疗中开创性进行主干血管高位栓塞,取得很好疗效;
4、多渠道筹集物资,共有200 套外固定器材、100 万内固定器材、和VSD 200 套、纳米银敷料1000 张;
5、建立三种医疗队合作模式:(1)医疗队负责整个病区医疗工作(查房、手术);(2)华西骨科派1~2 位副高医生、8~10 名住院医生,负责协调各方面工作、书写医疗文件华西骨科负责管理病人和围术期处理,医疗队负责手术;(3)华西骨科负责管理病人和手术,医疗队参与病房医疗工作和手术共同。通过精诚合作,共同救治伤员。
在救治中,尚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是:1、挤压伤、挤压综合征肌肉坏死呈间隔性,反复发生的原因尚不明确。肌肉挤压坏死的因素有哪些?2、长时间透析与创面渗出低蛋白血症的问题;长时间透析与创面出血、贫血和知名动脉出血危及生命的问题;探讨控制透析与出血是提高抢救成功的重要因素。
救治中,对护理工作进行集中安排。采取责任制与功能制护理相结合的原则,将每一位地震伤员落实到人。每个病区急救护理小组下设多个骨科护理工作组,包括:
1、接诊组:负责初步评估伤员的病情,认真逐一登记伤员姓名、性别、家庭住址、单位、伤情等一般资料,完成伤员基本资料汇总工作。
2、观察治疗组:负责危重病人以外所有骨科伤员的治疗、护理及病情观察,迅速、准确地执行医嘱,同时负责协助医生完成换药、石膏固定、手法整复及夹板固定。
3、生活护理组:负责地震伤员的生活起居护理。
4、心理干预组:负责开展地震伤员情绪疏导及心理干预。
5、后勤保障组:负责多方征集、补充、储备、管理骨科专科物资设备,援助医疗物资等,负责伤员、家属及医护人员的饮食、后勤物品的供应和发放;指导志愿者工作,在救治的后期,还积极与民政部门建立联系,协助做好伤员返乡安置工作。
总之,“5.12”汶川地震伤员的伤情有其独特之处。在临床救治过程中出现的包括挤压综合征伤员创面肌肉坏死、知名动脉出血等在内的复杂伤员治疗难题还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研究,同时继续发展灾害救援医学,规范灾害伤员救治流程,提高治愈率,降低致残率。
编辑: blue 作者:宋跃明 裴福兴 宁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