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医改:民营医院呼吁“公立待遇”
对于深圳68家民营医院而言,新医改的启动无疑是重大利好消息。《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意见》两个重要文件近期相继出台,意味着从国家政策层面确立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办医的基本方向。卫生部部长陈竺也高调表示,欢迎民营资本、外资企业参与卫生相关产业,政府将为其发展提供全方位支持。
政府投入不平等致怪圈产生
昨日,国务院医改办到深圳龙城医院调研,医改办副主任刘振秋刚坐定,就遭遇民营医院的轮番吐槽。龙城医院院长王玉林说,医院至今还为医疗场地发愁。“公立医院是能享受到政府划拨用地的,但民营医院无福享受”。事实上,目前虽然有政策默认民营医院购买医疗用地可以享受优惠,但无明确定价标准出台,导致仍需按照商业用地标准,“做医院的回报率远不如房地产,民营资本自然会踌躇不前”。
“现在政策就是看上去很美,但没法让民营资本进入”,一家民营医院院长坦言,卫生部希望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康复医院、护理医院、老年病和慢性病诊疗、儿科等机构,同时这些领域显然是利润薄弱领域。形成鲜明反差的是,这些领域中的政府补贴却悉数进入公立医院口袋,“人家成本比我们低,专家也比我们多,我们该拿什么去竞争?”
实际上,政府投入的不平等,导致一个怪圈产生。复旦大学经济学系教授封进说,在不少国家,基本医疗服务由公立医院提供,低收入者通常去公立医院看病,同时民营医院提供多样化服务,满足不同或更高需求,因而民营医院的费用较公立医院高,既保障低收入者医疗可及性,又能形成竞争性市场。
民营医院发展亟须公平环境
目前国内现状是,民营医院虽然会去覆盖公立医院尚未覆盖的低端领域,但为了控制成本,往往会采取低质方式谋求市场空间。而公立医院因为并不愁患者,也更财大气粗,因此倾向于在中高端领域发力,形成本末倒置的畸形生态。
“医院可以有公立、私立之分,但医疗服务不应有公私差别”,北大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刘国恩说,对于民营医院而言,目前最迫切的还是需要一个公平的发展环境。
卫生部部长陈竺也表示,未来公立医院的发展应当适度,主要空间要留出来给民营资本。未来三年,要让民营医院的床位数、业务量比现在翻一番,而提高民营医院的竞争力,可以为公立医院的改革提供更多动力。
医改办副主任刘振秋表示,此番调查民营医院,就是希望能进一步明晰国家相关政策,让民营资本愿意进入到医疗领域。但他坦言,公立医院、民营医院起跑线不同是最大瓶颈,因此主要工作依旧是打通这个环节。
- 说白了,这个社会不尊重医生,不尊重生命。一个社会文明程度,要看这个社会对医生和老师的尊重程度!
- 中国医改就是大忽悠
- 公立医院可以,唯利是图的私立医院未必能真正抵制虚假广告!毕竟人家吃的就是这个!
- 继续跑,不要停!
- 写得好
- 很多地方,很多医院,是不允许医生多地点执业,要么你就下岗,人权根本不存在。
- 在一家单位执业,就够忙的了。手术值班门诊学习进修科研教学,还多点执业?有时间有精力多点执业的医生占整个医生群体的几成呢?
- 医师多点执业或许是年轻医师早日成才一大环境,人才流动,技术流动。在基层的医师其病号源很是局限,医师多点执业可增加病号源。虽然有风险,但与现行的工作环境比,还是好的。
- 轻轻巧巧
- 在做某项改革之前,不能头脑发热,不能以吸引眼球为目的,要反复深入探讨某种改变的利弊,和国内现实的符合程度。在没有成功样式的情况下,剖析一下比较成功的国家的医疗体系,做一些借鉴。比如:多点执业,出了纠纷怎么处理?
- 千万不要把多点自由执业,当做医院人事制度改革的借口和起点,实际上自由执业并不像看起来的那样好。
- 只有空谈,假想,实际问题很多,自由执业并不一定是好的选择,好的医院不只是有好的医生,还有好的医疗设备,好的后勤人员,这都是必不可少的,一名好的医生如果离开了好的护理人员,手术做的再好,结果也不会乐观,医院是个团队,医生除了极个别的有国际影响的,离开了医院都不会成功,现在的医改实际已偏了正轨,就像调控房价一样,越调越高,民众越来越不满意,中心问题不解决,搞边角问题只会出来更多问题。为什么民营资本不愿意进入医疗行业?即使进入的也大多都是低层次,低素质,高价格。
- 路漫漫
- 争取自由,争取人权,争取解放,自由执业是体现社会主义民主文明。
- 赞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