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区域协同发展论坛暨医联体峰会

世行专家:中国医改在广度和深度上均前所未有

作者:安 蓓    2012-10-17
字体大小:

世界银行高级卫生专家张硕日前表示,中国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从广度和深度上都是前所未有的。正如同许多其他国家的医疗改革一样,任何这样大规模的改革都不能期待其能够在几年内完成。这将是一个很长的过程,需要多年的努力和坚持。

张硕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当今世界许多国家的医疗服务体系都面临着挑战,都在进行医疗体系改革。在这方面,中国并不孤单。但中国的改革吸引着全世界的关注,包括世行在内,都希望从中国大规模的综合医改中获得经验和启示。

张硕说,中国的医改在很多领域都取得了明显的进展,例如基本公共医疗的均等化,社区基层医疗服务设施的加快建设,以及基本医疗保险的广泛覆盖。最为显著的成就是建立起覆盖90%中国人口的医疗保障网络。

她说,中国推动医保覆盖率的速度在全球经验中都是没有先例的。从2003年不到20%的农村人口参保率开始,到2011年底,医保已经覆盖了农村地区超过90%的人口。城市非正式就业居民也被纳入医疗保障体系。考虑到中国人口的规模以及不同地区及不同保障制度上的巨大差异,这绝非易事。应当为中国取得这样卓著的成就喝彩。

张硕说,中国医改在以下几个方面令人印象深刻:第一,中国政府从很高的政府层面来推动医改,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由国务院副总理领导,说明中国政府推动医改的决心。第二,中国医改是综合全面的,横向纵向涉及了多个政府部门和各个层级。第三,这是一个长期的战略。在2009年至2011年期间,中国政府宣布拿出8500亿元来支持医改,今年又启动了改革的第二阶段。中国政府已经为直至2020年的改革规划了方案。第四,中国政府正力图使得决策过程变得透明并具有包容性。2008年,中国邀请了8家国内和国际机构来为医改方案出谋划策,世行很荣幸地成为两家受邀国际组织之一。

张硕指出,尽管中国医改取得了有意义的成就,但是挑战依然存在。第一,中国的医疗保障体系碎片化程度依然较高,保障水平差异很大。而且参保在不同地区、不同保障制度间很难转移。第二,流动人口的医疗保障覆盖和服务可及性仍然是个挑战。第三,虽然已开始供方付费制度改革,但仍普遍缺乏有效的费用控制和质量保障措施。第四,以现在的筹资水平,医保提供的经济保障仍然相对有限。第五,每人每年25元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是保证基本公共服务筹资的重要一步,但如何将同等筹资转化成同样的服务可及性,实现同质服务,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张硕认为,尽管中国的医疗服务体系在保障居民健康上已取得巨大进展,但随着其迈入一个新的更高的发展阶段,它也面临着新的挑战。未来中国卫生服务体系的发展方向应该是减少住院服务,增加不同层级、不同卫生服务机构间协同服务的提供。中国大量增加的慢病患病人口,新的诊疗和信息技术的开发,迅速老年化的人口以及新的服务管理模式的采用都要求改变目前以医院为中心的服务体系。中国卫生服务体系改革成功与否将依赖于医院和包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卫生院、村卫生室、诊断中心和家庭医疗服务等在内的其他服务提供之间能否很好地协同合作。

张硕建议,下一步,对改革的监测和评价应给以充分重视。考虑到巨大的财政投入,以及这场改革的范围、复杂性和深度,应该建立一个有效的监测和评价体系,来衡量改革的效果,评估改革的影响,这对于保证改革能够朝既定目标前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世界将长城视为中国的标志。人人享有的基本医疗服务体系的建立,应当被视作中国正在努力建设的又一座长城,以此来抵御疾病,保障中国居民不会因为生病而致贫。我们真诚地希望这座广泛覆盖的新的长城能够坚定而强大地屹立,正如同中国的长城已经屹立在那里几千年。”张硕说。

编辑: 木客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