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强西弱 一城多院 ——2011“中国地级城市医院·竞争力100强”总榜单分析
2011年首届“中国地级城市医院·竞争力100强”排行榜在上海揭晓。主办方用医院规模、医疗技术和经济运行三大维度对中国所有地级城市医院进行分析,并最终排出中国地级城市医院竞争力百强。
地区分析:东强西弱
中国行政区域可以根据经济情况分为东、中、西三大经济区域。东部经济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海南;中部经济区包括: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西部经济区包括:内蒙古、四川、云南、贵州 、西藏、陕西、甘肃、青海、新疆、重庆、广西、宁夏。
在三大经济区域中,东部共有71家医院入围中国地级城市医院竞争力百强,中部有21家,西部有8家。在医院的综合竞争力排名中,经济的影响因素仍是主要的影响因子。这主要是因为经济影响医院的运营、影响医院的规模,更重要的是,经济影响患者的支付能力,从而影响整个医疗市场的发展。
从250强到50强,东部地区入围百强地级城市医院的比例最高,中西部地区入围医院的比例逐渐降低,地区的强弱差别越明显。
图一 入围250强、100强、50强地级城市医院分布
从医院规模来看,东部地区百强医院实际开放床位数少于中部和西部入围医院和平均水平,但年住院量却和中部无差别,在员工人上数西部略高于东中部,而三大经济区无差异。
从年门急诊量来看,东部入围百强医院明显超过中西部,而且中部和西部入围医院年门急诊量小于百万人次,达不到全国百强地级城市医院的平均水平。医院规模对医院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门急诊人数,对实际开放床位、年出院量、员工人数不存在正比例关系,由此可见并不是医院的投入越多,产出就越多,而是东中西部地区百强医院的规模主要差别在门急诊量上。
表一 三大经济区医院规模指标对比
东中西三大经济区域10强地级城市医院的实开床位数量接近,但门急诊量差距明显,东部明显高于中西部,接近百强均值的2倍;中西部10强则小于全国百强均值。从表?中可见,年门急诊量、年出院量与全员人数之间存在正比例关系,其中东部>中部>西部,但与实开床位数无关。
表二 三大经济区十强医院营运指标表
医疗技术
在入围100强的东、中、西部医院里,高级职称人数/全员总人数比,除西部绝对值略低之外,三大区域均没有统计的差异。此外,西部15.70%与250强的均值15.71%相当。中部百强医院的医疗设备资产低于东部和西部,但其省及以上的重点学科却明显超过东部和西部,尤为注意的是西部重点专科最少。
表三 三大经济区医院技术竞争力表
从三大区域十强医院来看,东部除了在重点学科上较中部地区十强医院低外,其他各项指标均明显超过中西部地区。西部十强医院高级职称人数/全院总人数、省及以上重点学科数均未达百强地级城市医院平均水平。在十强中医院技术,尤其表现在高级职称人数和医疗设备资产上的差异。
表四 三大经济区十强医院技术竞争力表
省份分析
从省份来看,和三大经济区相关的是,东部入围医院集中在广东(18家)、江苏(18家)、山东(14家)等经济发达省份,三省共50家占百强医院的50%。
表五 地级城市医院竞争力百强的省份分布
以入围百强医院数量为横坐标,以入围百强医院所在地级城市占该省地级城市比例为纵坐标,处于第一象限的有江苏、广东和山东,其中,江苏的综合实力最强。广东虽然入围百强医院数量最高,但发展不平衡,入围医院集中在一半的地级城市。第二象限仅浙江省,其余均位于第三象限,即入围医院数量少,入围城市比例低。
图二 入围百强医院数与入围城市比例分布
一城多院
一城多院入围百强地级城市医院现象明显,即一个城市多家医院入围百强医院。入围三家以上的有大连、苏州、深圳和徐州,都是东部城市。百强地级城市医院集中在72个城市,24个城市共有52家百强地级城市医院。
表六 拥有两家及以上百强医院的城市
组间分析
百强地级城市医院按10名一组进行分组,第一组为第1-10名,第二组为11-20,以此类推,分为10组。
从医院运营来看,排名前三组各指标比例均超过10%,较其他组强。排名靠近的组之间差别不大。与第二组相比,第一组在实开床位数没有优势,在其他指标有优势,但优势并不明显。排名远的医院组间差别大,第一组的实开床位比第十组多2.44%,门急诊量多10.40%,年住院量多6.64%,年手术量多8.10%。
图三:不同组别地级城市医院百强运营指标比较
从技术力量来看,排名前三组各项指标在百强医院中均超过10%,是实力最强的三组。首尾之间差别大,第一组各项指标明显超过第十组。相邻各组之间差别不同,各有千秋。
图四 不同组别地级城市医院百强技术指标比较
中西医医院对比分析
从数量来看,入围百强的地级城市中医医院只有3家,绝大多数是西医院;入围250强的地级城市中,中医医院也只有7家。
从位次来看,排名前50位的地级城市医院都是西医院,中医医院排名最高的佛山市中医医院排在第58名。不管从入围医院数量和排名名次,西医医院都比中医医院强很多。
综上所述,纵观2011年中国地级城市医院竞争力百强排名,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东强西弱。不管是入围的医院数还是医院规模、医疗技术和经济运行,东部都明显强于中西部入围医院。入围全国十强的医院全部来自东部地区。
苏粤鲁实力最强。江苏、广东、山东入围百强地级城市医院数量最多,涵盖地级城市比例最高,是中国地级城市医院最发达的三个地区。
一城多院入围。和县级医院竞争力百强的大多数一城一院入围百强医院特点不同,一个地级城市有多家医院入围百强医院,地级城市医院的竞争比县级的竞争更为激烈。
- 说白了,这个社会不尊重医生,不尊重生命。一个社会文明程度,要看这个社会对医生和老师的尊重程度!
- 中国医改就是大忽悠
- 公立医院可以,唯利是图的私立医院未必能真正抵制虚假广告!毕竟人家吃的就是这个!
- 继续跑,不要停!
- 写得好
- 很多地方,很多医院,是不允许医生多地点执业,要么你就下岗,人权根本不存在。
- 在一家单位执业,就够忙的了。手术值班门诊学习进修科研教学,还多点执业?有时间有精力多点执业的医生占整个医生群体的几成呢?
- 医师多点执业或许是年轻医师早日成才一大环境,人才流动,技术流动。在基层的医师其病号源很是局限,医师多点执业可增加病号源。虽然有风险,但与现行的工作环境比,还是好的。
- 轻轻巧巧
- 在做某项改革之前,不能头脑发热,不能以吸引眼球为目的,要反复深入探讨某种改变的利弊,和国内现实的符合程度。在没有成功样式的情况下,剖析一下比较成功的国家的医疗体系,做一些借鉴。比如:多点执业,出了纠纷怎么处理?
- 千万不要把多点自由执业,当做医院人事制度改革的借口和起点,实际上自由执业并不像看起来的那样好。
- 只有空谈,假想,实际问题很多,自由执业并不一定是好的选择,好的医院不只是有好的医生,还有好的医疗设备,好的后勤人员,这都是必不可少的,一名好的医生如果离开了好的护理人员,手术做的再好,结果也不会乐观,医院是个团队,医生除了极个别的有国际影响的,离开了医院都不会成功,现在的医改实际已偏了正轨,就像调控房价一样,越调越高,民众越来越不满意,中心问题不解决,搞边角问题只会出来更多问题。为什么民营资本不愿意进入医疗行业?即使进入的也大多都是低层次,低素质,高价格。
- 路漫漫
- 争取自由,争取人权,争取解放,自由执业是体现社会主义民主文明。
- 赞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