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一条龙”造假乃监管不为

   2014-01-03
字体大小:
事关院士评审,对相关发明专利,主管部门理应邀请国际同行业专家参与审查的,之所以忽略,还是“不为”。
 
院士造假的新闻,由来已久,有举报属实的,有负部分责任的,也有不了了之的。但恐怕都没有最近中科院院士王正敏被举报造假的这出事件典型。典型事出有因,俗话说,堡垒是从内部攻破的,这次是学生举报老师。因为亲身参与,知之甚详,其所揭发,也就丰富翔实,因此在新年之初,为公众奉上了一出“学术造假现形记”。从“造”论文到“造”发明专利,然后造假再从学术链传导到产业链,层层推进,高潮迭起。
 
公众尽可以看戏,但这毕竟不是虚构而是现实。横跨学术链和产业链的“一条龙”造假,不仅戕害了神圣的院士评选制度,也有损于社会诚信。
 
考虑到“院士”荣誉的神圣性,本该予以最严苛的学术审查。而本次学术造假中,诸如将专著拆分发表、一稿多投、滥竽充数、著作抄袭等,手法之低级,即便是最普通的职称评审,理应被发现。因此,学术审查“非不能也,实不为也”。
 
简单的学术审查尚且如此,“高级”点的克隆外国样机的“国产人工耳蜗”通过审查自然不足为怪。事关院士评审,对相关发明专利,主管部门理应邀请国际同行业专家参与审查的,之所以忽略,还是“不为”。
 
央视记者调查发现,王正敏团队以各种名义报项目,仅2012年就获经费4000多万。事实上,这些年,编个概念或故事,然后“跑部钱进”,套取数额巨大的科研经费,已经成为部分人的“生财之道”。这一现象的根子,其实同样在于主管部门只管拨钱、不论收获的“不为”。
 
“造假”还有喜剧式的后续。它击鼓传花,从学术链传到了上市公司。造假的学术碰上了只需“故事”、根本无意投产的上市公司,可谓“臭味相投”。上市公司玩弄“概念”,编“故事”并辅以虚假公告,误导股东,操纵股价,几是资本市场的常见手法。上市公司之所以敢一再犯险,也是由于相关部门监管和惩处不力。
 
造假让很多人得道飞升,代价却是众多产品试验者和股东的血泪。但是,不能只怪个别人甚或个别公司。如果相关部门疏于作为,不努力完善审核、监督、惩处机制,放任“个体”裸露在巨大名利的诱惑之下,其实也难辞其咎。切断造假链条,应从切实改变行政工作作风做起。面对这一事件,民众也许需要一声断喝:相关部门,为何不为!

编辑: 日色提    来源:京华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