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围绕院士评选和院士制度的种种质疑,一直处于舆论风口浪尖。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院士遴选和管理体制,实行院士退休和退出制度”。现行的院士制度存在哪些问题?怎样改革才能让院士回归荣誉称号?(新京报,12月20日)
新当选的两院院士名单新鲜出炉,舆论对“院士”这个本属学术范畴的荣誉称号的议论热度也在逐渐升高。不久前南京某高校教授举报同校教授“学术造假”,两人同为候选院士的身份引发人们无限遐想,而某医生身份的院士被弟子兼助手举报“学术造假”形成的师生反目,也给“院士”这个光环罩上了一层难以言说的阴翳。更早时候引发舆论非议的“烟草院士”谢某,更向社会展现出学术研究与科学伦理之间张力等暧昧不明的猫腻。
作为社科和工程领域的知识精英,两院院士自然非等闲之辈,不仅需要在相关学术领域的登峰造极,更要坚守严格的职业素养和学术伦理。拿引发社会质疑的“烟草院士”来讲,其学术成果与社会伦理(民众的健康需求)之间的紧张关系,相关方面显然不能熟视无睹。而媒体披露的某候选院士被妻子举报其包养情妇、贪污科研经费的丑闻,不仅凸显院士制度在管理方面存在的漏洞,无疑也让“院士”这一荣誉称号蒙尘。
普通民众对于院士的学术造诣或许不了解,但民众有权利审视院士们的职业素养、科学伦理等“院士”制度存在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说白了就三大块,即“院士”的入口、出口以及中间过程,就是院士的铨选、退休以及日常对院士科研等工作的管理问题。虽然具有一套还算科学的铨选制度,但媒体曝出的原铁道部副总工程师兼运输局局长张曙光组织30多名域内专家为其写书,以及收受企业数千万以用于“参评院士”,虽然张曙光并未当选工程院院士,又因贪污被查出,但“只差一票”的院士参评投票结果,仍旧让很多人脊梁骨直冒汗。这不禁让人质疑:对院士候选者的学术成就该如何判定,只凭候选人上报的资料就可以吗?除了书面材料,就没有机会对候选人“是骡子是马,拉出去遛遛”吗?
应该看到,“院士”头衔已不只是一个简单的荣誉称号,这个头衔被人为附加了太多的利益和特权,已经成为一块人人欲得之的肥肉。对于院士本人而言,学术地位不用讲了,科研经费优先权、增加津贴、提高待遇、参与重大决策、优先出版著作等等,比普通专家学者更容易凝聚大量的社会资源。因此,参评“院士”已不是候选人自己的事情,而是所在单位的大事。因为院士带来的效益不仅在于自身,更可以为所在单位凝聚起大量的稀缺资源。因此,从资料整理上报、开展公共关系等方面,所在单位都会不遗余力地“活动”,为的就是参选成功后可以享受到由此带来的巨大收益。
虽然出问题的院士(包括候选人)只是少数,但这仍旧对当前的院士制度提出了拷问,相关的改革已经势在必行。毋庸置疑,过度的附加利益已严重侵蚀了“院士”的学术价值,给荣誉称号蒙上了灰霾。在特权和利益的剥蚀下,个别院士丧失了学术本真,将“院士”称号当做谋求利益的工具。令人错愕的包养情妇、学术造假、科研经费腐败等丑闻,加重了院士的学术本身和附加利益之间剪不断理还乱的纠葛。宏观层面上,年龄结构的不合理,院士实际上的终身制,以及管理制度漏洞对学术研究造成的侵蚀,无疑都在一定程度上对院士的学术含金量和社会声誉造成不利影响。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改革院士遴选和管理体制”“实行院士退休和退出制度”,想必也考虑了当前院士制度中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改革院士制度,需要对附加在院士头衔背后的各项利益进行有效切割,让“院士”头衔回归一种荣誉称号,促使院士回归学术本真,这样才能真正提升院士在学术素养和社会声誉等方面的含金量。
编辑: 日色提
来源:丁香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