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医师王宇澄举报他的导师、中科院院士王正敏涉嫌学术抄袭、科研成果剽窃、院士申报材料造假等问题。记者调查发现,王正敏不仅论文造假、专著抄袭,使其顺利增选中科院院士的国产人工耳蜗发明专利,竟是简单“克隆”自国外样机。获取国家专利巨额经费之余,“仿制品”却给志愿者带来极大痛苦,植入的人工耳蜗仅用两年就坏。(1月2日央视)
举报学术不端行为,目前往往出现两个结局:其一,石沉大海;其二,内部悄悄从轻处理,难为外界所知。王正敏是否学术抄袭,早在去年8月份复旦大学学术规范委员会已有定论。
细剖当时复旦大学学术规范委员会当时所作定论,猫腻确实不少。复旦大学学术规范委员会认定,其论文高度重复、申报院士材料作假。板子看似举起,但却轻轻落下。在采纳王正敏“粗心”、“毫不知情被列为论文作者”等有些无厘头的辩词之后,一场学术抄袭被无足轻重的“学术不规范”、“不实事求是”一笔带过。
道理很简单,复旦大学调查自己的院士,当然很难狠下心来问责。更何况,院士背后潜藏的荣誉与利益,不可计数,于学校而言,难以不被考量。而这,也正暴露了目前学术不端行为调查机制的一个重大缺陷:不仅国内缺乏权威可信的官方举报渠道和机制,而且调查权往往归属于被举报人所在单位,属于典型的自查自纠。
因此,即便王宇澄投书中科院,要求启动调查程序,现实却是,中科院接到举报信并不直接启动调查,而是将其线索转给复旦大学。方舟子为何时不时爆出高校教授学术造假?同样是源于不少举报者举报无门,只好将举报信寄送方舟子,企图运用其私人影响力、媒体关注度,摆脱举报信泥牛入海的窘态。而即便调查程序如愿启动,举报人也必须得闹得沸沸扬扬,利用舆论来压制被举报者学校包庇的私心,举报者的困顿清晰可见。
前车之鉴,为数不少。如同2009年云南中医学院院长李庆生被指论文抄袭,该学院的鉴定意见竟然是“过度引用且引用不当”。过度引用难道不是抄袭?包庇之心昭然若揭。也如同王正敏,在前一轮的调查中,学术抄袭被“不规范”轻轻遮掩。王宇澄选择在公共场合、媒体之上与王正敏决裂,其用意非常明显:用舆论的口水杜绝自查自纠的疲软。
去年8月针对王正敏的调查,并没有其人工耳蜗专利造假的举报。如今,新证据出现,且如此致命,舆论也被搅动。针对王正敏学术不端行为的调查,看来必须要启动。不过,其调查权,不能再交给复旦大学学术规范委员会了,一方面其“护犊子”的先例在那摆着;另一方面,其骗取国家科研经费、损害志愿者身心的行为已涉嫌犯罪。对此,中科院显然不能再装聋作哑了。
编辑: 日色提
来源:长江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