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也造假只因头衔太金贵

   2014-01-03
字体大小:
王正敏不惜冒着巨大风险造假,与其说是虚荣作祟,不如说是被利益所惑。建立院士制度是为了推动科研事业的发展,而一些学者却被附着其上的巨大利益引到歧途,这需要我们从制度设计上加以完善。
 
在大多数人看来,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代表了我国科学技术界的最高水平,每一位院士都是所在领域的学术权威。拥有院士称号的人在学术道德上也应该是无可挑剔的,抛开淡泊名利的学者风骨不谈,起码得守住不弄虚作假的底线。但是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正敏却被自己的学生王宇澄举报学术抄袭、科研成果剽窃、院士申报材料造假等问题。
 
根据王宇澄的举报,王正敏当初为当选院士在申报材料上做了很多手脚,既有“一稿多投”,也有拿非研究性文章当论著,甚至还抄袭他人著作。复旦大学学术规范委员会已经认定,王正敏在申报院士过程中有“不实事求是”行为。至此,王正敏作为学术偶像基本倒塌了。科学研究容不得半点虚假,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凡是被发现在科研上弄虚作假的都会名誉扫地,在韩国有“克隆之父”称号的黄禹锡就是个典型。
 
王正敏是上世纪五十年代毕业的大学生,八十年代初就在国外获得了博士学位,凭借这样的资历也足以赢得业内和社会的尊敬。他本来也可以专心搞科研,即使不能成为所在领域的院士,也能做一名很不错的学者。但是为了当选院士,王正敏不惜自毁名节,以低级拙劣的手法造假。欺世,盗名,前者是手段,后者是目的。院士是国家设立的最高学术称号,戴上这样的“帽子”,必然会博得煌煌盛名。但是王正敏想得到的只是一个虚荣吗?就媒体的报道可以断定,成为院士让王正敏名利双收。仅在2012年,王正敏和他的研发团队就获得了四千多万元的专项经费。他们“克隆”国外公司的人工耳蜗并进行了产业化,在国内市场上王正敏的院士身份就是该产品最好的广告。
 
王正敏的院士之路证明,一个学者不惜冒着身败名裂的风险造假,与其说是虚荣作祟,不如说是被利益所惑。因为一旦成为院士,就意味着在科研经费分配、项目申请上一路畅通。这不仅对王正敏有利,还能让其所在单位跟着沾光。所以,王正敏当选院士多年都没有遇到过像样的“打假”,即便被自己的学生举报大量的造假问题,复旦大学学术规范委员会也只是给了一个轻描淡写的“不实事求是”。围绕一个院士,很容易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原铁道部运输局局长张曙光曾经豪掷两千多万元打点关系,也证明了院士头衔的“含金量”。
 
造假抄袭的院士不仅欺世盗名,侵占公共资源,更败坏了学术风气。有这样的人高高在上,谁还甘心默默无闻做科研。学界的道德根基一旦动摇,创新就成了无本之木。建立院士制度是为了推动科研事业的发展,以院士的学术声望和人格风范弘扬科学精神,而一些学者却被附着其上的巨大利益引到了歧途,这就需要我们从制度设计上加以完善,比如院士评选应当全程公开,加强社会和学界监督。院士当选之后应该得到的是荣誉,而不能直接转化为行政待遇和“学术权力”。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了“实行院士退休和退出制度”,这个改革方案如能落实,院士头衔的“含金量”有望大减,为名利毁掉名节的人或许就不会那么多了。

编辑: 日色提    来源:齐鲁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