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园 | 丁香通 | 人才 | 会议 | 药学 | 博客  
 点击次数:

参会转化中心 详细 >>

上交转化医学研究院干细胞再生医学转化基地

上海交大、九院-数字医学临床转化中心

瑞金医院血液学研究所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内分泌科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同济大学东方转化医学研究中心

同济医院转化医学中心

长海医院临床与转化医学中心

中国科学院-第二军医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A5分论坛“传统医学与转化医学”

转载请注明来自丁香园
发布日期:2012-06-29 20:25 文章来源:丁香园
分享到: 收藏夹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开心网 豆瓣社区 人人网
点击次数:

1、主席介绍

郑永齐教授是国际学术界著名的华人教授,世界著名的药理学科学家、美国耶鲁大学药理系讲座教授、美国康州科学院院士、中药全球化联盟主席。他从事药理学、生物科技、中西药开发等研究长达30多年,在肿瘤及病毒药理学方面的显著成果及贡献扬名于海内外,被称为肿瘤药物研究的先驱。

郑永齐教授近十年来一直致力于中医经方治疗肿瘤的研究,其关于“黄芩汤”缓解多种肿瘤化疗药物引起的腹泻症状已在美国《科学-转化医学》上发表,令中医界振奋。

郑永齐教授2003年发起成立“中药全球化联盟”并担任主席,集合全球各地顶尖的研究机构,在中药国际化进程中所起的重要推动作用。

2、中医药学与转化医学

中医药学有独特的理论体系,更多的体现了经验医学的特点,其发展模式是“从临床到理论再到临床”;几千年的实践经验积累和由此产生的理论有效指导着临床,大量疗效确切的疗法和药物已在临床广泛使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张伯礼教授就中医药学与转化医学的一些关键问题提出了思考。

中医转化医学研究的重点是将医药学研究的最新成果运用到临床实践中,形成一系列科学的、可推广的、中西医都接受的“诊疗标准”、“临床指南”或“临床路径”等。综合运用循证医学、临床流行病学等方法,强化对中药制剂、诊疗方案的疗效评价和验证,将个体经验上升到对群体规律的认识,可进一步提高临床服务能力和水平。

中药研发不宜搬用西药研发的模式,而应围绕关键节点进行转化研究,促进中药现代化发展。基于经方验方的新药创制,特别是对上市中成药进行二次开发研究,是实践中医药转化医学研究的重要途径。应针对具体品种在某个方面存在的实际问题,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加以解决,可实现研究成果的无缝转化。

同时应加强多学科联合,在实践中培育中医药转化医学研究队伍。

3、中医病因病机理论的现代研究与转化医学

基于临床实践发展基础理论,并能指导临床以提高治疗效果,是中医学的思维方法的重要特征之一。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中医学基础理论的发展与创新就是一转化医学的过程。典型的例子如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等。中医病因病机理论是以脏象、经络、精气血津液等理论为基础,以临床实践观察为依据,以治疗效应的整体还原为实证。

上海中医药大学刘平教授报告了课题组有关中医病因病机理论的现代研究。以乙肝后肝硬化患者为对象,以审证求因、以效证因的中医思维为主线,通过临床实践及大样本证候的流行病学调查,结合信息分析处理技术,发现气虚血瘀是肝硬化的基本病机,而肝肾阴虚、湿热内蕴则是肝硬化的主要证候病机。针对肝硬化病证病机,采用益气、养阴、祛瘀、清利湿热等4种不同功效的古典方剂开展动物实验,对肝硬化的4种不同的经典动物模型比较研究,发现益气的黄芪汤对3种模型均有良好的治疗效应,为肝硬化虚损生积病机理论的建立提供了实验依据。“以效证因”,证实“益气生精、补益虚损”是肝硬化的治本之法,创建了肝硬化的新治法。

基于补益虚损方药的效应机制,结合中医精气互生理论,解析了肝硬化“虚损生积”病理生物学基础。补益虚损方药治疗肝硬化的主要作用特点为抑制肝星状细胞的活化及肝内细胞转分化;抑制肝细胞凋亡;保护肝窦内皮与肝实质细胞,实现中医病机与现代病理生物学概念上的沟通。系统论证肝硬化“虚损生积”的病机理论及“治病求本”的内涵,从而为提高中医药治疗肝硬化的疗效提供治法理论与实践依据,以指导临床治疗。

4、肠易激综合征的中医治疗:从传统古方到现代药物研发。

肠易激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的胃肠道功能性疾病。在美国,据统计约有14%男性及27%女性有肠易激综合征的症状。现时有关肠易激综合的临床治疗,主要集中在对症治疗方面,因為该病的机制不清楚,因此,理想的治疗药物研发一直较為困难。中医学并无肠易激综合征之病,但有大量关於“痛泻”的文献记载。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的卞兆祥教授报告了对基于古方“痛泻要方”的组方理论而新组复方JCM1602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研究情况。

课题组首先对该方的临床效果进行初步验证。在一个包括128位病人、三个治疗组别的双盲双模拟的临床试验中,初步证实该方在8周治疗期内能够有效缓解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症状,这一效果在8周的随访期得以持续。在此基础上,以母子分离大鼠内脏痛觉高敏模型、及TNBS介导的炎症后模型,探讨JCM1602治疗IBS的作用,发现该復方的止痛止泻作用主要是通过5羥色胺途径介导,并初步确定该復方的主要作用组分。按照中药復方新药研发的要求,对其药学、工艺、制剂、药理、毒理等内容进行全面研究,并申报中药复方药物。

5、科学质量标准在中药研究开发与应用中之作用

在中药现代化、产业化、国际化进程中,中药质量标准体系不健全,分析方法不科学、不规范,对照品短缺等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中医药产业、行业发展的瓶颈,直接影响到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中医药发展规划中,均将中医药的标准化列为优先主题。

王峥涛, 博士,教授,现任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研究所所长,中药标准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 上海中药标准化研究中心主任,中药学国家一级学科重点学科带头人。

王峥涛教授长期致力于中药资源、鉴定、活性成分与质量标准、有毒中药的安全性评价研究。针对国家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大需求,本项目整合优势资源,建立了我国第一家、也是唯一的一家以中药质量标准提升为宗旨的技术平台,在中药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其他标准的制订与应用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该平台结合中医药特色,以现代分析技术为核心,整合形态、显微、DNA标记鉴定、色谱/波谱分析、活性与安全性评价等技术,建立药材、饮片、制剂质量的综合评价技术。在现代色谱新技术应用、生物检定法的开发、毒性成分快速检测、珍稀濒危药材分子标记鉴定等方面形成特色和优势。

6、利用传统中医学发现有效的新药物

西药,利用现代强大的科技手段研发而成,但其功效之外的副作用常常令医生困扰,而传统中医药有着确切明显的疗效和良好的安全性。剑桥大学化学系Andreas Bender 博士以丹参滴丸(心绞痛和心血管疾病)、人参皂苷(癌症和炎症)、扶正化瘀胶囊(肝纤维化和肝硬化)为例,探讨在传统药材中发现生物活性化合物(或化合物的混合物)以研发新药物的可能。

观点提要:

传统医学的发扬光大,一方面要深入挖掘其医学理论的精髓,另一方面也要充分借鉴现代医学理论和方法进行传统医学的研究和发展。在国际上,中医药是补充替代医学的主要组成部分。中医有着数千年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成就,为中华民族繁衍生息所做出巨大贡献。医学研究的对象和角度与理工科不完全相同,因此,在提倡中西医结合的同时也要保留中西医的相对独立性,给医学更大的发展空间。

编辑: xy 作者:丁香园通讯员

以下网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