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园 | 丁香通 | 人才 | 会议 | 药学 | 博客  
 点击次数:

你知道吗 详细 >>

真核重组让研究更有价值

● 真核细胞本身的蛋白,尽量用真核表达,真核的表达环境使蛋白更有可能形成正确的结构,具备糖基化等修饰,更可能具有天然功能。而目前生命科学研究中,研究的模式生物大都为真核生物。


● 在真核细胞表达真核细胞的蛋白,折叠、修饰等方面更接近于天然蛋白,一般内毒素更低。这样试验过程才更接近真实的细胞活动。


● 如果你的运气足够好,发现你的实验结果可以为药物开发提供线索。恭喜你!如果你的实验是用真核表达的重组蛋白完成的,药企肯定会更感兴趣,因为这样的药物候选分子商业化风险更小。

需求--细胞培养技术的发展源动力

转载请注明来自丁香园
发布日期:2012-02-16 13:19 文章来源:义翘神州
分享到: 收藏夹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开心网 豆瓣社区 人人网
关键词: 丁香园 生物专题 义翘神州 细胞培养   点击次数:

首页摘要:

正是由于疫苗生产及蛋白质工程的需要,细胞培养才真正成为现代生物学研究及生物技术产业的常规技术。正如列宁的那句名言:“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正文:

细胞培养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细胞培养的早期目标只是为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如神经细胞的发育。

通常,动物细胞的生长速度慢于细菌。细菌在30分钟左右完成一次复制,而动物细胞需要花18到24小时的时间。由于小量的细菌可以在短时间内在数量上超过原本数量占优的动物细胞,因此动物细胞培养非常容易污染。

因为这个原因,直到20世纪50年代,动物细胞才成为常规技术。

由于病毒疫苗的需要,对细胞培养(特别是大规模的)的需要才变得十分重要。

20世纪40年代至50年代的脊髓灰质炎重大疫情促使人们努力开发脊髓灰质炎疫苗。当人们在1949年发现脊髓灰质炎病毒可以在人细胞中生长后,人们非常希望通过细胞培养大量生产脊髓灰质炎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灭活后的病毒)就成为动物细胞培养首批商业化产品之一。

20世纪70年代,基因工程的发展让人类可以在细菌中表达真核蛋白。但是,人们很快发现很多复杂的(特别是医药价值的)蛋白无法在细菌中生产,因为细菌没有相应的代谢过程来为这些蛋白提供糖链。

因此,为了大规模商业生产这些重要的蛋白,工程化的动物细胞培养工艺开发了出来。

动物细胞培养技术的另一里程碑式成就是,1975年杂交瘤细胞的出现。这一技术通过二个细胞(或多个细胞)的融合,形成可持续生产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这些抗体具有诊断或治疗的价值。人们正在进行以千克级的大规模杂交瘤细胞培养。
 

附:动物细胞培养的应用:

1. 研究细胞的生理、生化,如研究细胞的新陈代谢。

2. 细胞(如正常细胞或肿瘤细胞)的药理反应。

3. 在组织工程中,研究不同类型细胞的相互作用,以开发人造组织,如人造皮肤。

4. 通过大规模细胞合成有价值的生物制品,如疫苗、重组蛋白、抗体等。

编辑: cq

以下网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